[实用新型]增压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5476.9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贺俊;张进;于锦丽;谢振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传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航空活塞式发动机增压器上的增压叶轮。
背景技术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采用离心式机械增压器来对输入发动机的混合燃气进行增压,并将压缩后的混合燃气推入发动机内,以提高燃烧效率,提升发动机的功率。现有的增压器,参照图1,一般包括混合气收集器1、增压叶轮2、扩散器3、增压叶轮轴4、后盖主动轴5、增压传动双齿轮6及封严涨圈7。其中,参照图2及图3,增压叶轮2一般由制成一体的轮盘21和轮毂22组成,在轮盘21上沿圆周等距分布有数量不等的放射状叶片23。
在航空活塞式发动机工作时,混合燃气气流就会进入离心式机械增压器,此时,混合燃气气流对增压叶轮2产生较大的冲击,同时,由于增压叶轮2两侧存在较大的气压差,就会增大增压叶轮的轴向力,增大增压叶轮轴轴承的轴向负荷,使得轴承的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叶轮,以解决现有的增压叶轮因气流进入对叶轮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致的流体损失及增压叶轮轴向压力不平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压叶轮,包括轮盘及轮毂,轮盘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沿轮盘的旋转方向弯曲的弧形状的叶片。
进一步地,叶片弯曲的圆弧直径为16-20mm。
进一步地,轮盘上沿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平衡孔。
进一步地,轮盘为圆环形且轮盘呈中部厚四周薄的结构,轮盘包括位于外边缘的外弧形面、位于内边缘的内弧形面及衔接外弧形面与内弧形面的凸面,轮毂与内弧形面的末端连接。
进一步地,叶片位于轮盘的内弧形面上并沿径向延伸至凸面。
进一步地,叶片与外弧形面之间设有弧形倒角边。
进一步地,叶片在轮盘的圆周方向上呈等间距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平衡孔在轮盘的圆周方向上呈等间距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平衡孔的孔径中心位于以轮盘的中心为圆心,直径为66mm的圆周线上。
进一步地,轮毂的内壁面上设有与传动轴相配合的花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增压叶轮,通过在轮盘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沿轮盘的旋转方向弯曲的多个弧形状的叶片,减小了混合燃气气流进入增压叶轮时产生的冲击力,并且减少了混合燃气气流的流体损失,既减小了增压叶轮轴向负荷,又避免了流体损失,保证了增压叶轮对混合燃气流体的增压效果。
2、本实用新型增压叶轮,通过在轮盘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平衡孔,使得增压叶轮前后两侧导通,进一步有利于平衡增压叶轮的轴向力,以减少轴承的轴向负荷,延长与增压叶轮相配合的轴承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增压叶轮中采用的轮盘,其整体为圆环形且呈中部厚四周薄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轮盘从整体上减少了混合燃气气流进入增压叶轮时产生的冲击力,亦进一步减少了混合燃气气流的流体损失,从而在减少增压叶轮轴向负荷的前提下,增强了增压叶轮对混合燃气流体的增压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增压叶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增压叶轮优选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是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54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