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237.5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蒋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民军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道 冲洗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临床解决下尿路梗阻的常用的器材,应用方便,操作简便。但对于需长期保留导尿的患者,逆行感染发生率相当高,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感染,如下尿路感染,甚至上尿路感染。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0994848Y)公开了一种男性专用导尿管,其结构由导尿管,龟头硅橡胶套,橡胶弹力定位环组成,其结构不能对尿道及膀胱进行冲洗防止尿路感染。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导尿管,都不能对尿道进行冲洗,防止尿道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既可冲洗膀胱又可冲洗尿道,防止尿道的逆行感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其内部设有引流腔道;所述导尿管上还设有球囊;所述导尿管为多腔管结构,所述引流腔道为主腔道,在引流腔道的管壁内设有膀胱冲洗腔道和尿道冲洗腔道;所述导尿管上的各腔道均设有接入口;所述尿道冲洗腔道在球囊附近的管壁上设有冲洗微孔。
优选的是,所述导尿管的端部为圆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适用于临床医疗,其采用了多腔管结构的设计方法,将导尿管分为多个不同的流道,分别实现各自的功能,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因流道混用而造成的逆行感染和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实施例一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实施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实施例二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引流腔道;2、球囊;3、膀胱冲洗腔道;4、尿道冲洗腔道;5、冲洗微孔;6、端部;7、膀胱冲洗腔道接入口;8、引流腔道接入口;9、尿道冲洗腔道接入口;1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三腔冲洗型导尿管其主要包括:引流腔道1;在导尿管的前端设有球囊2;所述导尿管为多腔管结构,所述引流腔道1为主腔道,出口为10,在引流腔道1的管壁周围设有球囊扩充腔道3和尿道冲洗腔道4;所述导尿管上的各腔道均设有接入口,包括:主腔道接入口8、球囊扩充腔道接入口7和尿道冲洗腔道接入口9;所述尿道冲洗腔道4在球囊2附近的管壁上设有冲洗微孔5,用于冲洗尿道。所述球囊扩充腔道3连接球囊2用于扩充球囊。所述导尿管的端部6为圆角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导尿管通过球囊2的球囊扩充腔道接入口7对球囊注气,从而使扩张的球囊2得以固定,引流腔道1引流尿液,,通过尿道冲洗腔道4冲洗尿道。
实施例二
请参阅附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四腔冲洗型导尿管其主要包括:引流腔道1;在导尿管的前端设有球囊2;所述导尿管为多腔管结构,所述引流腔道1为主腔道出口为10,在引流腔道1的管壁周围设有球囊扩充腔道3,尿道冲洗腔道4和膀胱冲洗腔道11;所述导尿管上的各腔道均设有接入口,包括:主腔道接入口8、球囊扩充腔道接入口7、尿道冲洗腔道接入口9和膀胱冲洗腔道接入口12;所述尿道冲洗腔道4在球囊2附近的管壁上设有冲洗微孔5,用于冲洗尿道。所述膀胱冲洗腔道11在主腔道出口10的内侧设有膀胱冲洗腔道出口13。所述球囊扩充腔道3连接球囊2用于扩充球囊。所述导尿管的端部6为圆角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导尿管通过球囊2的球囊扩充腔道接入口7对球囊注气,从而使扩张的球囊2得以固定,引流腔道1引流尿液,通过尿道冲洗腔道4冲洗尿道,膀胱冲洗腔道11冲洗膀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尿道冲洗导尿管,适用于临床医疗,其采用了多腔管结构的设计方法,将导尿管分为多个不同的流道,分别实现各自的功能,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因流道混用而造成的逆行感染和交叉感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民军,未经蒋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提花精梳机的钳板摆轴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弹花机用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