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成本亚纳秒级时间间隔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390.8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飞;沈力;杜晔晖;龙波;韩锋;宋茂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计量测试院 |
主分类号: | G04F10/00 | 分类号: | G04F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亚纳秒级 时间 间隔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成本亚纳秒级时间间隔检测电路,具体说是检测对象为精度在纳秒级的时间合成器,应用于计量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亚纳秒级时间间隔检测通常指检测精度在十皮秒至几百皮秒范围类的时间间隔检测,主要检定对象为精度在纳秒级的时间合成器,应用于计量测试。目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时间数字转换芯片(TDC)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完成,其中TDC的测量分辨率较高,单次测量分辨率在皮秒级,测量范围从十皮秒至几十秒;而ASIC的门级翻转时间在十皮秒至一百皮秒级,可实现优于纳秒级的测量精度,测量范围从一百皮秒至数个小时,可满足时间合成器的检定,缺点在于成本太高,以一次流片设计成功计算需几十万元成本,适合专用及大批量产品场合。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亚纳秒级时间间隔检测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亚纳秒级时间间隔检测电路,以满足纳秒级时间合成器的检定,克服TDC测量范围短及ASIC成本较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低成本亚纳秒级时间间隔检测电路,主要包括时钟源、时 间间隔启动、停止信号处理模块、锁相环PLL模块、“粗”计数模块、“细”计数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SPI传输模块及NIOS II处理器;特点是:高精度晶振源为频率稳定度优于1×10-1°、数值为10M的高精度晶振;时间间隔启动、停止信号均为上升沿有效的脉冲信号,脉冲高电平持续时间数值为10纳秒及以上,启动信号与D触发器的时钟端相连,D触发器的输入端接高电平,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8位计数器的计数时能端相连;锁相环PLL模块型号为EP4C115的FPGA内嵌锁相环,输入包括1个与10M晶振的接口和1个异步复位信号;输出包括1路倍频后200M的0°相移基准时钟信号和相移依次增大72°的4路200M相移时钟信号,并且含有锁相稳定输出的标志信号输出端;“粗”计数器模块包括一个8位的小计数器和一个40位的大计数器级联的计数模块,8位计数器的输入时钟端与PLL模块的基准时钟时钟信号相连,清零端与停止信号相连,计数时能端与D触发器的输出端相连,清零端直接与停止信号相连,进位输出端与大计数器的计数使能端相连,大计数器的时钟端与基准时钟信号相连,清零端与停止信号相连,数据输出端与数据预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细”计数模块由启动信号D触发器模块和停止信号D触发器模块组成,启动信号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接启动信号,数据输入端接经过锁相环倍频后的5路信号,输出端接数据预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停止信号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接停止信号,数据输入端接经过锁相环倍频后的5路信号,输出端接数据预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数据预处理模块的功能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将“粗”计数模块、“细”计数 模块的数据合并,方便SPI传输电路传输数据;NIOS II处理器的功能是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功能是进行“粗”计数值+启动信号D触发器值-停止信号D触发器值=实际测量值这一过程。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成本低,仅需两百元成本即可获得采用ASIC设计方法才能实现的技术;测时范围从几百皮秒至数小时,能满足时间合成器的检定规程要求;测量精度较高,可获得亚纳秒级的测量精度;本技术的可移植性强,若引入速度等参数,稍作修改即可用于激光测距、若引入距离参数则可测量子弹速度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中,1、非门a;2、非门b;3、D触发器a;4、8位计数器;5、40位计数器;6、D触发器b;7、D触发器c;8、D触发器d;9、D触发器e;10、二输入与门;11、数据预处理模块;12、反相器;13、SPI传输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计量测试院,未经贵州省计量测试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