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馏法无烟生物质能燃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741.5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陈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平;陈世斌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F23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5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馏 无烟 生物质能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馏法无烟生物质能燃烧炉,尤其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干燥的秸杆等固化成型的生物质能燃料的无烟燃烧炉。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燃烧炉为了提高热效率,普遍采用二次配风来达到生物质充分燃烧进而提高使用时的热效率。
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920079232.5”公开了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内设置的炉膛,炉膛上方设置有灶头,下方设有炉箅,还包括设置在炉体内的供气机和供氧室,供氧室分上供氧室(即“二次通风室”)和下供氧室,供氧机分别与上供氧室和下供氧室相通。炉膛设置在上供氧室内。炉膛与供氧室之间的间隙形成供氧通道。炉膛四周开有与供氧通道相连接的供氧孔(即“二次配风孔”)在炉算中部设置有与下供氧室连通且位于炉膛内呈圆筒状的供氧罩供氧罩上方开有多个供氧孔(即“一次通风口”)。虽然采用了从上方向下方燃烧的技术方法基本达到无烟效果,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草本灰随上升气流飞升,不洁净,影响环境卫生。
在现有以二次配风燃烧的生物质燃烧炉,有一个共同特征是生物质燃料燃烧迅速,从而导致燃烧时间短,适用性差,其原因是通过二次配风,给予炉膛内大量氧气来完成充分燃烧,从而导致生物质材料燃烧剧烈分解过快,利用时间短,使用麻烦性增加。而同一型炉具不能同时解决高效、无烟、无尘、长时这四大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生物质能燃烧炉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它提出一种干馏法无烟生物质能燃烧炉,同时具备了高效、无烟、无尘、长时四大特点。本实用新型中,生物质能燃料在炉膛瓶颈处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加上瓶形炉膛口小肚大的聚热特点能迅速提高炉膛温度,将瓶肚内的生物质能材料层层分解成源源不断的可燃气体,保持持续燃烧,再利用供氧机提供的风力通过选择合适的铁制通风管将瓶颈内上升的火焰从中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燃烧的气旋加上冷空气向下的对流压力将上升的气体分层,即将草木灰等大颗粒物质压在瓶内继续分解而不会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飞升,这样就燃烧的更充分,杜绝了黑烟的产生和草木灰的飞升,从而达到洁净燃烧,由于是先烧分解气体再烧剩下的草炭或木炭因此可做到超长燃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馏法无烟生物质能燃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一个瓶形炉膛,炉膛上方设置有灶头,灶头内设有封火圈和观察窗以及与灶头相连通的烟囱,在炉体最下部设有一个排渣门并与炉膛相通,在炉膛瓶颈口自上向下竖直紧密排列了数个铁制通风管,在最上端通风管左右两边2cm处设有两个补氧弯管,两弯管相连通并与炉体的供氧管道相连通,通风管伸出炉体与炉体外相接的供氧室相通,供氧室与供氧管道相连通,气室内设置有一个上下可移动的选择性控制铁片,将通风管道和供氧室分隔,供氧管道与供氧机相连通,在供氧室和供氧管道连接处设置控氧开关,在两补氧弯管与供氧管道连接处设置控氧开关。
所述炉膛的形状为上部圆锥体、下部圆柱体或整体圆锥体。
所述供氧机为风机。
所述炉体与炉膛之间用保温材料填充。
所述灶头与炉体采用螺丝固定或焊接固定。
所述通风管与炉膛口的比例为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供氧机分别与供氧室和补氧弯管相连接,供氧室又与炉膛瓶颈处数个铁制通风管相连通,通过瓶颈处生物质的燃烧产生的热能将瓶肚内的生物质材料次递分解产生源源不断的可燃气体保证在瓶颈处不断燃烧,加上供氧机在瓶颈处通风形成气旋燃烧,使燃烧更充分的,杜绝黑烟生成以及草木灰飞升。
2)本实用新型中,气室内设置有选择性控制铁片,通过上下移动选择铁片选择不同的通风管,会产生不同封堵力的燃烧气旋,从而适应不同材质的生物质燃料竭尽燃烧。
3)本实用新型中炉膛瓶颈最上端通风管两边设置的补氧弯管可有效补充通风管口左右两边的氧气盲区使瓶颈处氧气均匀,杜绝缺氧燃烧产生的黑烟。
4)本实用新型中,炉膛呈瓶形,口小肚大,聚热能力强,完全满足在短时间内生成层解瓶肚中生物质燃料的温度。
5)本实用新型中,灶头上的排气烟囱接出屋外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室外对人身体有利,灶头内的封火圈可将绝大部分热量聚在灶内,提高热能利用率,灶头上的观察窗可随时掌握炉膛内的燃烧状况做出相应调整。
6)本实用新型中供氧室与供氧管道上的控氧开关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进风量的大小来调节火力大小,实现可控燃烧同样弯管开关亦有同种功用。
7)本实用新型中炉体与炉膛之间用保温材料填充可保护炉膛高温而炉体低温使炉具无烫伤风险,同时保持炉膛高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平;陈世斌,未经陈平;陈世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