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8614.9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8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蓝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随钻测斜仪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无线随钻测斜仪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石油行业勘探开发,是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无线随钻测斜仪需要在井下工作,因为其特殊的工作环境,无线随钻测斜仪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不但要紧密连接,可靠导通,还需要拆装方便、快捷,并且具有高强度等特点。现有的无线随钻测斜仪连接器,采用直插的方式连接,因为其接触点较多,实际使用时必须通过导向机构人工导向,而且其导向时直插,拆装时旋转连接,结构较复杂,操作起来工作效率低,在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的特殊工作环境中由这种缺陷带来的工作不便尤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连接器,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连接器,包括滑环插头和滑环插座,所述滑环插头包括滑环头,所述滑环头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径向滑环,所述滑环头右端设有活动弹簧座,所述活动弹簧座右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分别与径向滑环连接的接线头;所述滑环插座上设有与滑环插头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若干与径向滑环配合的径向触点,所述滑环插座右端设有若干个与径向触点连接的接线柱。
进一步的,所述滑环头的左端设有轴向滑环,所述插孔内右端设有轴向滑环相配合的轴向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滑环插座包括相互卡接的外壳和内部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径向滑环和径向触点均为五个。
优选的,所述滑环插头和滑环插座的材质均为高强度注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无线随钻测斜仪井下各模块旋转对接,省去了直插连接器手工对接的步骤,免去了直插连接器旋转对接时的导向结构,节省了装卸时间,简化了连接结构,提高了定向测斜工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滑环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滑环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无线随钻测斜仪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滑环插头;2、滑环头;3、径向滑环;4、活动弹簧座;5、接线头;6、径向触点;7、接线柱;8、轴向滑环;9、轴向触点;10、滑环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连接器,包括滑环插头1和滑环插座10,所述滑环插头1包括滑环头2,所述滑环头2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径向滑环3,所述滑环头2右端设有活动弹簧座4,所述活动弹簧座4右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分别与径向滑环3连接的接线头5;所述滑环插座10上设有与滑环插头1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若干与径向滑环3配合的径向触点6,所述滑环插座10右端设有若干个与径向触点6连接的接线柱7。所述滑环头2的左端设有轴向滑环8,所述插孔内右端设有与轴向滑环8相配合的轴向触点9。所述径向滑环3和径向触点6均为五个。所述滑环插座10包括相互卡接的外壳和内部连接件。
所述滑环插头1和滑环插座10的材质均为高强度注塑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随钻测斜仪连接器,滑环插头1和滑环插座10相互配合,相互配合是指当滑环插头1插入滑环插座10时,滑环插头1上活动弹簧座4左侧的凸台与滑环插座10右端面紧密配合时,径向滑环3与径向触点6、轴向滑环8与轴向触点9均可靠接触,因此需要两者之间尺寸上的相互配合,以保证插入时一次性插入即可,插入方式优选为旋转式插入,其余等同方式亦可。活动弹簧座4用以保证连接时的对中性可调,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赘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蓝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蓝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8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