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承式结构托换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9142.9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来顺;赵曼;高志刚;计宏;张淑云;唐丽云;佘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5/02 | 分类号: | E04G25/02;E04G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的既有建筑、构筑物结构改造加固特种专业技术范围,具体涉及一种自承式结构托换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中、小型城市仍有大量的砖混结构房屋,为满足人们生产及工作需要,并为节省费用,在不影响或很小影响既有建筑的正常使用情况下,用短时间进行结构改造或加固处理,以取得较大使用空间或增大使用面积,常需要对原结构实施结构托换处理。而在既有建筑、构筑物结构托换中,首先应对原结构施行临时托换,将上部保留结构荷载可靠地传递至下部地基基础,为后续正式结构托换施工提供条件。因此,临时结构托换支撑体系在保证上部保留结构的安全性、整体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临时托换支撑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外支撑单靠自身结构支撑上部荷载,其施工较麻烦,且费用较大,工期较长;
2)实腹式内支撑无法保证永久钢筋混凝土托换梁的整体性,且影响托换梁的受力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原结构承载潜力,方便施工,保证托换结构的整体性及受力性能,施工时间短,稳定性较好,节省钢材、降低工程造价的一种自承式结构托换的支撑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自承式结构托换的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在于单肢角钢与钢缀板及钢盖板焊接制成空心的格构式支撑柱,所述格构式支撑柱安装在新增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梁的待拆墙体内,与上部保留墙体及下部待拆墙体形成一种临时性结构托换支撑体系,利用下部待拆墙体支撑上部结构荷载,当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梁及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柱施工结束后,拆除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梁底面以下全部砖砌体墙,并割去外露钢支撑柱及其钢盖板,形成永久性托换框架。
所述新增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梁支撑在新增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柱上。
所述格构式支撑柱的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
所述格构式支撑柱高度为0.8m~1.2m,格构式支撑柱间距1100~1300mm。
所述钢缀板长×宽×厚=150mm~170mm×70mm~90mm×5mm~7mm,缀板间距为250mm~300mm。
所述单肢角钢规格为∟50mm×5mm。
所述的格构式支撑柱的单肢角钢型号及钢缀板由支撑柱的计算内力值,按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确定。
所述的格构式支撑柱的高度应按新增钢筋混凝托换梁的截面高度、并留一定空隙确定;格构式支撑柱的截面为矩形,单肢角钢的间距及缀板的布置应考虑新增钢筋混凝土托换梁的钢筋布置情况,应不影响托换梁钢筋的安装及绑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自承式结构托换的支撑装置充分利用了下部待拆墙体的承载能力,即由下部待拆墙体自身临时支撑结构托换过程上部保留结构的荷载,而无需再考虑支撑柱的基础。
2、 格构式支撑柱高度1米左右,则其稳定性较好,可节省钢材。
3、 格构式支撑柱为空心截面,不会使后续新增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梁的钢筋切断,从而可保证托换梁的整体性及受力性能。
4、 自承式结构托换的支撑装置只需在新增钢筋混凝土托换梁位置墙体上间隔拆除洞口、直接安装钢支撑柱,其施工相对较简单,且费用较低,施工工期较短。
5、 具有方便施工,保证托换结构的整体性及受力性能,施工时间短,稳定性较好,节省钢材、降低工程造价的特点,可广泛用于砖混结构房屋或构筑物的改造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格构式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1-1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部保留结构墙体;2下部待拆除结构墙体;3格构式支撑柱;4新增钢筋混凝土托换梁(永久);5新增钢筋混凝土托换柱(永久);6钢盖板;7钢缀板;8单肢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自承式结构托换的支撑装置,单肢角钢8与钢缀板7及钢盖板6焊接制成空心的格构式支撑柱3,所述格构式支撑柱3安装在新增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梁4的待拆墙体2内。
所述新增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梁4支撑在新增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托换柱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9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