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级跌落式煤浆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9503.X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朱金波;郑钢丰;黄涛;吕凯;孙武进;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级 跌落 式煤浆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泥粉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级跌落式煤浆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煤泥的可浮性普遍较差,因此煤浆预处理是浮游选煤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浮选机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先决条件。煤浆预处理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四点:1)、将浮选药剂充分分散,煤泥的浮选药剂不溶或微溶于水,只有将其充分分散成大量的微小液滴,才能将其均匀混合到煤浆中;2)、将分散的浮选药剂良好地混合在入浮煤浆中,非极性油类捕收剂在不同直径的煤粒表面形成较为稳定的油膜,提高煤粒的疏水性;3)、浮选药剂在煤粒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需要有一定的作用时间;4)、将入浮煤浆稀释到合理的浓度范围。
有鉴于此,国内外始终致力于煤浆预处理设备的研发制作;申请人为唐山国华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15日申请的专利名称为“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申请号:201010033384.9)的发明专利文本就公布了以下技术方案:其由雾化系统、上部箱体和下部箱体三部分组成。雾化系统由主电动机、挠性联轴器、套筒、起雾盘和加药漏斗等组成。上部箱体为进料和浮选剂雾化工作区,箱体外侧有中心入料槽,左右两侧有溢流槽。下部箱体是煤浆与浮选剂充分混合的工作空间,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三块上滑板和两块下滑板,各滑板上均布等高的坎条。实际使用时,浮选剂经加药漏斗及管道流入起雾盘上方的套筒内,并溅落在起雾盘正面中心区,粘附在高速旋转的盘面上形成一层薄液膜,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盘边缘运动,被盘边缘的锯齿切割为雾滴;入浮煤浆经中心入料槽分配到上部箱体两侧的溢流堰中,沿堰宽呈瀑布状溢流,其在泄落过程中与浮选剂雾滴相遇,还有一部分雾滴靠重力直接降落在第一层上滑板,之后,混有浮选剂的煤浆通过上、下滑板的坎条,连续跃起和跌落,使得煤浆与浮选剂雾滴充分混合,直至从箱体底部排出进入浮选机。作为领域内较为先进的煤浆预处理装置,上述构造有效的解决了目前高灰分的细泥和低灰分粗颗粒所需不同预处理时间的问题,从而较好的实现了低灰分粗颗粒的浮选药剂混合效果;然而,实际使用时,上述结构存在的缺陷仍不可小视:首先,由于滑板本身构成了供煤浆行进的通道,操作时,无论粗细煤浆颗粒,均不可避免的需要挨个通过各滑板板面,其固然有利于增加低灰分粗颗粒的药剂拌匀效果,但同时高灰分细泥却仍旧会不必要的沾染了过多的浮选剂,这对于后期浮选时完全不参与最终捕获的高灰分细泥而言,是完全没必要的,而且细煤泥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极易吸附的非极性油类捕收剂,也即仍会在进入浮选机后,导致浮选选择性变差,从而影响精煤质量;另一方面,上述浮选药剂的混合效果,均依靠起雾盘转动而发散出的雾状药剂来实现,这就需要一个用于形成密闭空间的密闭状箱体,方可避免雾状药剂的无意义飘散,其密封箱体的布置,实际使用时却往往造成了诸如起雾盘工作环境较差而易于发送产品故障、无法对于浆液混合过程实现直观观察乃至产生故障也难于及时发现等诸多缺陷,从而给现场操作和维护工作带来困扰;此外,其对于驱动起雾盘旋转的电机转速要求过高,也即必须采用转速高达3000转/分的二级电机,这都为实际的装配、购买乃至维护成本造成严峻挑战。如何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的煤浆预处理装置,从而实现在降低煤浆预处理成本、提升其工作效率的同时亦可达到其对于机体工作状态的适时检测目的,为国内外近十年来所迫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分级跌落式煤浆预处理装置,其工作效率高,可有效降低煤浆的预处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级跌落式煤浆预处理装置,至少包括跌落箱以及设置于跌落箱内的分级跌落系统,分级跌落系统上方相应布置浮选剂进料部和煤浆进料部,所述分级跌落系统包括呈空间分层布置的滑板,逐层布置的各滑板彼此首尾衔接形成供煤浆及浮选剂混合和行进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跌落式煤浆预处理装置还包括分料单元,所述分料单元至少布置于其中一层滑板的出料端处,所述分料单元的分料端位于该层滑板上煤浆的低灰分粗颗粒和高灰分细泥抛落路径的分层面处。
所述分料单元外形呈套筒形弧板或折角板状,其顶端布置于上层滑板上煤浆的低灰分粗颗粒和高灰分细泥的抛落路径的分层面处构成其分料端,分料单元的底边与下层滑板进料端板面间顺延搭接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9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管护栏连接构件及圆管护栏
- 下一篇:一种水杯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