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热传递系数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9633.3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殷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素峰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B29C45/78;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传递 系数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热传递系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工业产业的发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得工业产业朝集成化、智能化及精密化等方向发展,从而加速了工业产业的发展步伐。
其中,在模具产业中,尤其是在对超薄零件进行注塑的注塑模具中,由于高聚物熔体与注塑模具之间的热传导系数不同于常规注塑模具,故在一些有限元分析中常将热传导系数设定值25000W/m2·K,但一些学者指出,在对超薄零件进行注塑过程中,高聚物熔体与注塑模具之间的热传导系数远远小于25000W/m2·K,故无法精准地获知实际的模具热传导系数,从而影响到模具的设计及开发周期,相应地增加了模具的设计及开发成本。
因此,急需要一种模具热传导系数测量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热传导系数测量装置,该模具热传导系数测量装置能准确地测量出模具热传导系数,为模拟注塑成型提供可靠数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热传递系数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压力计、第二压力计、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口模、柱塞、加热器及中空结构的料筒。所述中空结构形成贯穿所述料筒并供所述柱塞滑动的滑动腔,所述柱塞呈滑动配合的设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口模与所述料筒对接并开设有与所述滑动腔相对接的通道,且所述口模与所述料筒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加热器环绕所述料筒及口模,所述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第一压力计及第二压力计均插于所述口模并伸入所述通道内。
较佳地,所述滑动腔与所述通道呈直线的对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温度计与所述第二温度计呈同侧的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温度计位于所述第二温度计及绝缘层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一压力计与所述第二压力计呈同侧的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压力计位于所述第二压力计及绝缘层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力计、第二压力计、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口模、柱塞、加热器及中空结构的料筒之相互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热传导系数测量装置能对超薄零件与注塑模具之间的热传递系数进行测量,为模拟注塑成型提供可靠数据,从而为缩短模具设计及开发的周期创造良好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热传递系数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熔体质点于料筒的滑动腔及口模的通道内流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模具热传递系数测量装置100包括第一压力计10、第二压力计20、第一温度计30、第二温度计40、口模50、柱塞60、加热器70及中空结构的料筒80。所述中空结构形成贯穿所述料筒80并供所述柱塞60滑动的滑动腔81,所述滑动腔81较优呈圆柱形以便于滑动腔81的形成,所述柱塞60呈滑动配合的设于所述滑动腔81内,相对应的,柱塞60与滑动腔81配合滑动的部分也呈圆柱形,以便于柱塞60可靠地推动滑动腔81内的熔体流动;所述口模50与所述料筒80对接,较优是所述口模50与所述料筒80呈直线的对接,且所述口模50开设有与所述滑动腔81相对接的通道51,使通道51与滑动腔81呈直线的对接,且所述口模50与所述料筒80之间设置有绝缘层90,所述绝缘层90隔开所述料筒80与口模50,仅允许滑动腔81与通道51相通;所述加热器70环绕所述料筒80及口模50,较优是所述加热器70沿所述口模50至料筒80的方向环绕所述料筒80及口模50;所述第一温度计30、第二温度计40、第一压力计10及第二压力20计均插于所述口模50并伸入所述通道51内。更具体地,如下:
较优者,所述第一温度计30与所述第二温度计40呈同侧的设置,以更好地对流动的熔体各处的温度进行测量,从而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较优的是,所述第一温度计30与所述第二温度计40位于所述口模50的左侧,且所述第一温度计30与所述第二温度计40呈间隔开的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计30位于所述第二温度计40及绝缘层90之间,且所述第一温度计30与所述绝缘层90相邻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素峰,未经殷素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9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式汽车方向盘棒球锁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