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塑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2309.7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普蓝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5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2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管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塑复合管。
背景技术
在化工、石油、医药等领域里,经常需要用各种管道来运输液体,现有技术中,常用钢管或者是塑料管运输,钢管耐压强度高,但是耐酸碱较差,管道使用寿命短;塑料管虽然耐酸碱等优点,但耐压性和强度又较差,特别是对于大口径塑料管材抵抗压力能力较低,而不锈钢管道价格又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结构合理,寿命长,具有防腐、防锈功能的钢塑复合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塑复合管,包括钢管,钢管内壁设有第一涂覆层,钢管外壁设有第二涂覆层,所述钢管内壁、外壁均设置有凹坑,所述钢管内壁凹坑深度为40~70μm,所述钢管外壁凹坑深度为60~90μm。
上述的一种钢塑复合管,其中,所述钢管两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第一涂覆层延伸至法兰盘第一侧壁外缘,所述第二涂覆层延伸至法兰盘第二侧壁外缘。
上述的一种钢塑复合管,其中,所述法兰盘第一侧壁与所述钢管端面齐平。
上述的一种钢塑复合管,其中,所述第一涂覆层为环氧涂层。
上述的一种钢塑复合管,其中,所述环氧涂层厚度大于0.3mm。
上述的一种钢塑复合管,其中,所述第二涂覆层为聚乙烯涂层。
上述的一种钢塑复合管,其中,所述聚乙烯涂层厚度为大于0.6mm。
上述的一种钢塑复合管,其中,所述钢管公称直径为DN25--DN20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结构合理,寿命长,具有防腐、防锈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塑复合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塑复合管带法兰盘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钢管;
2、第一涂覆层;
3、第二涂覆层;
4、法兰盘;
4.1法兰盘第一侧壁;
4.2法兰盘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钢塑复合管,包括钢管1,钢管1内壁、外壁上均设置有许多凹坑,钢管1内壁凹坑深度为40~70μm,钢管1外壁凹坑深度为60~90μm,凹坑的设置增大了涂层与钢管1的附着力,使涂层附着更牢固,复合钢管的使用寿命更长。钢管1内壁设有第一涂覆层2,钢管1外壁设有第二涂覆层3,第一涂覆层为环氧涂层,环氧涂层厚度大于0.3mm;第二涂覆层为聚乙烯涂层,聚乙烯涂层厚度大于0.6mm。
钢塑复合管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扩孔的方式连接。
钢塑复合管也可以通过焊接法兰盘的方式连接,具体实施见图2所示,钢管1两端固定连接法兰盘4,法兰盘第一侧壁4.1与钢管1端面齐平。钢管1内壁设有第一涂覆层2,钢管1外壁设有第二涂覆层3;第一涂覆层2延伸至法兰盘第一侧壁4.1外缘,第二涂覆层3延伸至法兰盘第二侧壁4.2外缘。
通过法兰盘4连接两根钢塑复合管的时候,因法兰盘第一侧壁4.1上涂覆有第一涂覆层2,两根钢塑复合管通过密封垫紧固后,钢管1内腔由第一涂覆层2包覆成一密封腔体,满足了钢塑复合管道防腐的要求。
第一涂覆层2为环氧涂层,环氧涂层厚度大于0.3mm,钢管内壁的环氧涂层光滑、耐腐蚀,能抵抗酸、碱、盐及未经处理的污水的侵蚀。
第二涂覆层3为聚乙烯涂层,聚乙烯涂层厚度为大于0.6mm,具有很强的耐土壤腐蚀性能,管道地埋后可以长期不需要维护。
钢管公称直径为DN25--DN2000,能够满足城市饮用水、中水、污水以及石油、天燃气、冶金、矿山等行业输送腐蚀性介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普蓝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省普蓝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2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