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式六分力测力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2484.6 | 申请日: | 201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林慧英;赵强;王秀刚;曹晓宁;张益瑞;宫海彬;杨小敏;宋建;杜志豪;张兰;王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分力 测力 平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转向架参数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平板式六分力测力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三维测力传感器以及三维测力装置的研究中,有很多国内外学者都不少发明,并有多项有关专利技术,例如:一种立柱式三维测力传感器(中国专利:CN201548356U),整体预紧平台式三维力传感器(中国专利:CN1263259A),一种应变式三维测力平台(中国专利:CN2702708),一种具有弹性铰链的三维力与力矩传感器(专利申请号:99102421.4)。国外学者Kerr、Nguyen等人提出并研究了斯帝瓦特(Stewart)结构的三维力传感器,但是这些三维力传感器及测试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结构复杂、线性度不好、刚度低、不便于标定、灵敏度偏低、制造成本较高等缺陷,而且这些三维测力传感器及三维测力平台,并不是十分适用于轨道车辆转向架力学参数的测试,目前在测试轨道车辆转向架参数中使用的三维力传感器,其性能很受局限性,且结构较为复杂,在轨道车辆转向架参数测试中不便于采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轨道车辆转向架参数检测中无法全面、准确评价动力学参数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新型平板式六分力测力平台装置。
一种平板式六分力测力平台装置,主要由六分力测力平台上台板A、六分力测力平台底板B、四个相同的三维测力传感器机构C1,C2,C3,C4组成,每个三维测力传感器机构通过螺栓,分别沿X向和Y向对称固定安装在六分力测力平台底板上B;利用圆螺母3、锁止垫圈4、压紧垫圈5将六分力测力平台上台板A与每个三维测力传感器机构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三维测力传感器机构C1,C2,C3,C4主要包括圆螺母3、锁止垫圈4、压紧垫圈5、涨紧套6、高度调整垫片7、三维测力传感器弹性体8组成。高度调整垫片7、涨紧套6依次套入三维测力传感器弹性体8的上端。通过拧紧涨紧套6上的螺栓,使涨紧套6与传感器弹性体8涨紧消除间隙。圆螺母3与三维测力传感器弹性体8上端的螺纹连接,并且使用圆螺母用止动垫圈4将圆螺母3锁住。
所述的六分力测力平台上台板A为钢板焊接结构,六分力测力平台上台板A上平面的4个角上加工有传感器连接通孔1,通过传感器连接通孔1六分力测力平台上台板A由四个相同的三维测力传感器机构C1,C2,C3,C4支撑,并利用三维测力传感器高度调整垫片7保证四个三维测力传感器机构C1,C2,C3,C4支撑上平台的载荷分配均匀,同时每个传感器弹性体10上部通过涨紧套6来消除传感器弹性体8和传感器连接通孔1之间的水平间隙。然后利用圆螺母3、锁止垫圈4、压紧垫圈5将六分力测力平台上台板A与三维力传感器弹性体8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六分力测力平台底板B为平整钢板,在六分力测力平台底板B四角加工有凹槽并钻有传感器连接螺纹孔2;三维测力传感器机构C1,C2,C3,C4通过螺栓安装在下平台的4个凹槽内,同时每个三维测力传感器机构C1,C2,C3,C4底部四周分别利用一对六分力测力平台下板撑紧楔铁D来消除弹性体和下平台凹槽之间的水平间隙,六分力测力平台下板撑紧楔铁D通过螺栓与六分力测力平台底板B连接,起到撑紧的作用。
所述的三维力传感器弹性体8为一整体式对称结构,由轮辐基座11、筋板10与中心销柱9组成,所述中心销柱9通过筋板10连接在轮辐基座11的中心处,中心销柱9面上包含四个矩形侧面,其中两两对称平行并与XY平面即轮辐基座11底平面垂直,所述筋板10为四块,其上包含八个与XY平面垂直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2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