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连颗粒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3219.X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友谊;曾华生;张尚和;王瑞生;陈云健;王晋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5/10 | 分类号: | B04B5/1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621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连 颗粒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分离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粘连颗粒分离及除杂除尘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陶粒支撑剂、陶瓷微球/微珠等小颗粒陶瓷球体的生产过程中,其基本工艺包括制粉、制球、烧结和筛选,其中的烧结工艺中,烧结后产品中常常会含有窑内耐火材料、微粉团聚体等杂质,且存在部分球体烧结后相互粘连、不易分离的现象。在成品筛选过程中,很难直接将这部分杂质去除,同时,不可避免的有部分相互粘连的颗粒无法分开,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在筛选前,首先解决颗粒粘连和软的团聚杂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颗粒粘连破解和风选机,具有对粘连的球体或颗粒进行物理破解的功能,兼有风选除尘、去除杂质的功能,一机多用,占用较少的车间空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粘连颗粒分离设备,包括密封的锥状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离心装置,所述离心装置是由离心盘、竖轴和驱动电机构成的,所述离心盘安装在竖轴的下端且置于壳体内,所述竖轴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壳体外部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且所述离心盘上表面呈设置不连续凸起,当颗粒从进料口落到离心盘上表面时,高速转动的离心盘给颗粒以强的带动作用,而使颗粒甩向壳体内壁;
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耐撞击耐磨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切线方向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螺旋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后与大气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下侧,且所述出风口位于离心盘上部壳体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除尘器底部的排渣口排出的颗粒再通过管道与壳体出料口出来的物料进行汇集。
进一步地,在所述离心盘的上侧周边设有若干撞击棒,所述撞击棒的顶部通过一圆环进行固结。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盘的上表面为毛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耐撞击耐磨层为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耐磨铸铁质内衬、或尼龙内衬、或刚玉质内衬、或石质内衬。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这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针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有选择的调节离心盘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具有粘连颗粒破解和除杂除尘的双重功能,通过撞击实现破解粘连,并通过螺旋风选,使微细尘土进入除尘器而分离,风选出来的颗粒再进行回收,破解效率较高,破解效果好。从试车现场数据分析,破解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产品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离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气流的流动方向,实心箭头表示颗粒物料的流动方向。
图中:1壳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进风口,14出风口,21离心盘,22竖轴,23电机,24撞击棒,25圆环,26凸起,3螺旋除尘器,31排渣口,4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粘连颗粒分离设备,包括密封的锥状壳体1,锥状壳体为钢制构件,为罐式结构,在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进料口正对着离心盘位置。同时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旋风除尘装置。
在进料口处安装一离心装置,该离心装置是由离心盘21、竖轴22和驱动电机23构成的,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可以调速,离心盘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竖轴的下端且置于壳体1内,同轴设置,采用螺栓连接,离心盘处于水平状态,竖轴22的中部通过轴承组件安装在壳体的进料口处,可转动,在竖轴22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壳体外部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在电机23的驱动下,离心盘可以高速旋转。对离心盘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在离心盘的上侧周边设有若干撞击棒24,颗粒物料自撞击棒之间的间隙甩出,撞击棒采用不锈钢制作,在撞击棒的顶部通过一圆环25进行固结,两者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为提高颗粒物料与离心盘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颗粒物料具有较好的加速度,在离心盘的上表面制作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的毛面并设置有若干凸起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3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