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水联供的色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3408.7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贾宏元;程新平;周建华;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14 | 分类号: | B01D15/14;B01D15/18;B01D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243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水联供 色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谱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水联供的色谱装置。
背景技术
色谱分离技术又称层析分离技术或色层分离技术,是一种分离复杂混合物中各个组分的有效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由固定相和流动相构成的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随流动相一起运动,并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从而使各物质达到分离。
授权公告号为CN101340960B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色谱分离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歧管,该歧管包括多个用于连接至一个或多个色谱分离柱和/或进料或提取管的连接器。至少一个中心导管在至少两个分别形成入口和出口的连接器之间形成。该中心导管包括可关闭的导管阀;以及多个从该中心导管分支至分支连接器的分支导管。该分支导管包括可关闭的分支阀,其中至少一个分支导管定位在入口与中心导管阀之间,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分支导管定位在出口与中心导管阀之间。布置该装置用于实施单柱和(连续)多柱色谱分离。
现有技术中进行色谱分离时,通常情况下是一套进料系统对应一台色谱,或者是两套进料系统对应两台色谱,由于每台色谱的自循环时间是进料和进流动相时间的3倍多,当色谱自循环时,就需要停止进料系统的供应,造成进料系统使用的闲置,影响了整体的色谱分离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水联供的色谱装置,利用一套进料系统同时向多台色谱进行物料以及流动相的供应,结构简单,能够提高色谱分离的效率。
一种料水联供的色谱装置,包括:
至少两台色谱;
用于盛装待分离物料的进料罐;
首尾均与所述进料罐连通的第一自循环管路;
用于盛装流动相的进液罐;
首尾均与所述进液罐连通的第二自循环管路;
所有色谱的试样进口分别通过对应的试样支路并联接入第一自循环管路;
所有色谱的流动相进口分别通过对应的流动相支路并联接入第二自循环管路;
所述第一自循环管路、第二自循环管路、试样支路和流动相支路分别设有对应的管路控制元件。
在某台色谱自循环时,通过相应的管路控制元件,停止向该台色谱提供物料以及流动相,自循环完成后,通过相应的管路控制元件,开启向该台色谱提供物料以及流动相。
在某一时刻,仅向一台色谱同时提供物料以及流动相,而关闭向其余色谱提供物料以及流动相的管路。
如果所有色谱均处于自循环阶段,则进料罐中的待分离物料通过第一自循环管路进行循环,进液罐中的流动相通过第二自循环管路进行循环。
管路控制元件可以为多种形式,通常,所述管路控制元件为泵和/或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自循环管路连接在进料罐出口和进料罐入口之间,且依次设有进料泵和进料阀;
所述第二自循环管路连接在进液罐出口和进液罐入口之间,且依次设有进液泵和进液阀。
开启进料阀,关闭试样支路上的管路控制元件,在进料泵的作用下,待分离物料在第一自循环管路中循环;开启进液阀,关闭流动相支路上的管路控制元件,在进液泵的作用下,待分离物料在第二自循环管路中循环。
作为优选,所有色谱的试样进口接入第一自循环管路中的进料泵和进料阀之间;
所有色谱的流动相进口接入第二自循环管路中的进液泵和进液阀之间;
所有试样支路和流动相支路上均分别设有控制阀。
关闭进料阀,打开试样支路上的控制阀,在进料泵的作用下,向色谱提供待分离物料;
关闭进液阀,打开流动相支路上的控制阀,在进液泵的作用下,向色谱提供流动相。
作为优选,还设有控制单元,所述进料阀、进液阀以及所有控制阀均接入并受控于该控制单元。
通过控制单元,自动控制进料阀、进液阀以及所有控制阀,对各台色谱自动供给待分离物料以及流动相,提高分离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单元连接有指令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
通过指令输入单元设定进料阀、进液阀以及所有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及频率,并通过显示单元显示物料分离的结果。
本实用新型料水联供的色谱装置,结构简单,在某一台色谱进行自循环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关管路上的管路控制元件向其余色谱提供待分离物料以及流动相,能够提高色谱分离的效率,同时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料水联供的色谱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3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