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院前急救头部止血固定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3523.4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斌;宋因力;袁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杭州市急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救 头部 止血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院前急救头部止血固定套。
背景技术
“创伤”已经是当代威胁人类的重要事件,杭州市急救中心近10年的案例统计中,以“创伤”为急救需求的占到近四成。“头部创伤”是创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出血量大,受传统“头部重要”的思想影响,因此也成为急救处置的主要创伤类型。
但是就目前头部止血包扎使用方法看,常用的绷带、纱布、三角巾及网帽等方法,存在包扎时间久,包扎牢固度差,止血效果一般等缺陷,尤其在院前抢救环境下及伤员搬运中容易造成再次出血及脱落等现象。特别提出,对于网帽,基本是院内清创包扎缝合完毕后用于固定伤口纱布而设计,已基本无止血压迫的作用,且该产品遇到长发或头发蓬松患者容易造成网帽回缩,而改变包扎位置,因此,该产品显然难以起到院前急救止血包扎的用途,但目前由于市面上无该类产品研发出现,网帽仍普遍用于急救一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院前急救头部止血固定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院前急救头部止血固定套,包括若干根维度方向设置的弹性绷带圈,若干根经度方向设置的无弹性绷带,其中,若干根弹性绷带圈沿经度方向依次排列组合成头部套的形状,若干根无弹性绷带包括一根头前至头后方向的第一绷带、一根头左至头右方向的第二绷带,其中第一绷带的两端只与最下部的弹性绷带圈固定连接,第二绷带逐级与若干根弹性绷带圈均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绷带位于后脑的部份与其余的所述弹性绷带圈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固定扣。
进一步,所述第二绷带的两端延伸设置有用于相互绑紧的绑带。
进一步,所述绑带上设置有将两者相互固定的固定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经纬度方向设置绷带,可全方位的护住头部,方便于包扎,提供有效的止血压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院前急救头部止血固定套,包括若干根维度方向设置的弹性绷带圈,若干根经度方向设置的无弹性绷带,其中,若干根弹性绷带圈沿经度方向依次排列组合成头部套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从上至下设置有第一弹性绷带圈3、第二弹性绷带圈4、第三弹性绷带圈5和第四弹性绷带圈6,从头前至头后方向设置有一根第一绷带2,从头左至头右方向设置有第二绷带1,第一绷带2和第二绷带1均为无弹性绷带。四根绷带圈个两根绷带整体组合成头套的形状。
实际应用中,维度方向设置的弹性绷带圈的数量可以根据绷带的粗细、使用的需求进行调整,经度方向设置的无弹性绷带的数量也可以根使用的需求进行调整。
为了佩戴方便及不容易脱落,第一绷带2的两端只与最下部的第四弹性绷带圈6固定连接,第一弹性绷带圈3、第二弹性绷带圈4和第三弹性绷带圈5均不与第一绷带2固定连接。第二绷带1逐级与第一弹性绷带圈3、第二弹性绷带圈4、第三弹性绷带圈5和第四弹性绷带圈6均固定连接。这样在头部前后方向上,留有调整的余量,弹性绷带圈可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进行自动松紧调整,以整体包裹头部。同时,由于第二绷带1逐级与各个绷带圈固定连接,可固定本实用新型固定套的整体形状,防止第一弹性绷带圈3、第二弹性绷带圈4、第三弹性绷带圈5和第四弹性绷带圈6在佩戴时在经度方向上不能有效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杭州市急救中心,未经浙江省杭州市急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3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物钳的头端帽
- 下一篇:便携式生理参数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