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预防意外跳线环路发生的网络跳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3754.5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沁群;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意外 跳线 环路 发生 网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网络跳线,尤其是一种可预防意外跳线环路发生的网络跳线。
背景技术
网络配线间从配线架到交换机之间的网络跳线数量巨大,为了节省机房空间,方便管理员维护,绝大部分配线间的网络跳线距离在1.5米以内,交换机和配线架基本安置在同一个机柜中,所有的网线都只露出两端不到20cm的线头部分,线体大多通过扎线带或者机柜线盒无序的包扎在一起。由于跳线两端规格完全一致,没有任何标示,当设备更换或者线路维护需要对跳线进行拔除、特别是更换的时候,产生网线复插线序错误,而部分误插的行为会出现网线两头同时插入配线架或者交换机的情况,下文称为跳线环路,据笔者调查,在一个1万信息点规模的的网络中,每年发生跳线环路操作的次数约在5次左右,一旦发生回路误插,将导致网络出现环路,使整个网络瘫痪,造成大规模故障,而且一旦发生环路,由于标识不清晰,导致故障定位困难和处理困难。
目前,部分单位通过传统的扎线带、标签条、贴纸等对网线进行标识,但上述方式都难以有一目了然的方法给维护人员明显的警示。而且卡扣式扎线带存在体积大、实施过程比较费时,拆除后无法复用等缺点;粘贴式的标签条和贴纸则容易脱落,耐用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队网络跳线标记不清晰,提供一种防止管理员在配线间进行跳线操作时由于跳线标识不清晰导致跳线环路发生的网络跳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预防意外跳线环路发生的网络跳线,包括水晶头接头,水晶头接头一端通过外保护层连接有网线,在所述外保护层表面设有用于进行区分的标记层。
所述标记层为标刻有用于区分的纹路。
所述标记层为带有区分颜色层的标记层。
所述纹路为螺纹或点纹。
网络跳线两端的RJ45头及与其相连的线体部分,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纹路进行区别,比如一边采用朱红色配点阵●,另一边采用天蓝色配斜线螺纹,使人眼可以清晰明了的分辨跳线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目前普通网络跳线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让管理员简单而清晰的区分网络跳线两端的差异,从而避免非主观意愿的人为失误导致跳线环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可预防意外跳线环路发生的网络跳线,包括水晶头接头1,水晶头接头1一端通过外保护层3连接有网线2,在外保护层3表面设有用于进行区分的标记层4。
标记层4为带有区分颜色层的标记层4。
与普通网络跳线的最大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的网络跳线,两端RJ45接头及与其相连的10CM网线部分通过不同的颜色以及花纹标记,使管理员十分清晰地即可对跳线的两端进行区分,只要管理员在配线架一端统一使用一套颜色和花纹,在交换机一端统一使用另一套颜色和花纹,即可清晰地进行区分,在维护后复原时,由于如果误插会发现该跳线插口附近的颜色和花纹与其他端口的不一致,因此可以完全防止非主观意愿导致的跳线环路操作发生。
考虑到人眼对人眼对颜色和纹理的区分能力,以及对色盲人士的无障碍设计,设计颜色层,本实施例设计的网络跳线两端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配色方案,形成一个带颜色层的标记层4。
标记层4上还可标刻有用于区分的纹路,该纹路可为螺纹41。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在于,纹路可为点纹42,点纹42为小正方体,方便区分和触摸,通过在带颜色层的标记层4上再增加点纹42,把跳线两端明显的区分开,工作人员在弱电间,就可以十分清晰的看出是否有跳线环路的发生了。
当然,纹路还可以采用点阵花纹镶嵌区分,比如包括▲★◆■●等立体造型,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3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带三插保护门的明装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