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筒负压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4594.6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汪丽萍;刘春梅;杨德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赵秉森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筒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创口引流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筒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手术中的出血、渗出物、脓液或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减少污染机会。吸引器的原理,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吸引器,原理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吸引器一般分为:独立电动吸引器和集中控制吸引器,但是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医院使用针筒负压吸引器,即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积液或者内容物,然后使用注射器自带的带有针套的针头固定在推杆和针筒之间,使皮下形成负压,避免推杆被负压吸引,其注射器为一次性,且针筒和针头成套包装,避免污染,且体积小,易于携带,但是针套的直径有限,极易从推杆处掉落,使负压消失,积液回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针筒负压吸引器靠自身携带的针头固定,易发生滑落,使负压消失,造成积液回流,影响操作,提供一种体积小、使用方便、避免滑落且节约成本的针筒负压吸引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针筒负压吸引器,包括针筒和推杆,其中,推杆后部设有至少一个弹簧卡,弹簧卡是一个开口圆环,针筒后端设有可收缩卡套。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针筒负压吸引器,由于推杆后部设有至少一个弹簧卡,弹簧卡是一个开口圆环,针筒后端设有可收缩卡套,开口圆环的弹簧卡向轴线方向挤压,弹簧卡的开口缩小,当压力消失,弹簧卡随即弹开,开口恢复原有大小,可收缩卡套是一个橡胶套,当弹簧卡弹开时,可套在卡套内,避免弹簧卡脱落。使用时,将弹簧卡夹紧,限制在针筒内,先轴向用力按住弹簧卡,使圆环开口变小,将其套入针筒内,再把手松开,即可限制在针筒内,再将推杆推入针筒底部,拉动推杆,使得弹簧卡脱离针筒,形成负压,此时,弹簧卡即可迅速弹开,进入针筒后端的可收缩卡套内,将推杆卡住,防止推杆被吸入针筒内,使负压消失,且其体小、使用方便、节约成本。
进一步,针筒负压吸引器,其中,所述推杆后部设有两个弹簧卡。调节两种压力大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针筒负压吸引器的弹簧卡脱离针筒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针筒负压吸引器的弹簧卡卡在针筒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针筒负压吸引器,包括针筒1和推杆2,其中,推杆2后部设有两个弹簧卡,弹簧卡一个开口圆环,针筒1后端设有可收缩卡套3;靠近推杆2后部的为第一弹簧卡4,靠近推杆2前部的为第二弹簧卡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次轴向用力按住第一弹簧卡4和第二弹簧卡5,使圆环开口变小,然后将其卡入针筒1内,再推动推杆2使推杆2前端抵住针筒底部,再将针头插入所需抽取的部位,拉动推杆2,将所需部位的内容物抽出,造成负压,直至第一弹簧卡4脱离针筒1,弹开进入卡套3内,若负压不够,可再拉动推杆2,使第二弹簧卡5脱离针筒1,并弹开进入卡套3内,卡住推杆2的活动,维持负压。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4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用会阴刷
- 下一篇:一种导丝推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