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脚手架安全防护等级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4938.3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再军;杨再进;李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02 | 分类号: | E04G1/02;E04G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脚手架 安全 防护 等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脚手架安全防护等级的结构,属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度较低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防止高处坠落物外溅,普遍会在施工建筑外脚手架竖向立杆内侧布设密目式阻燃防护网,以提高施工和建筑周边及环境安全。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且建筑多处于城区,建筑物距离周边的居民区和道路较近,万一从建筑物上有坠落物落下,将会危及建筑周边居民或车辆的安全,在这种特殊条件下,需要对现有的密目式阻燃防护网的强度进行加强,以确保施工和建筑周边及环境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脚手架安全防护等级的结构,以提高在特殊作业环境下施工和建筑周边及环境的安全等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脚手架安全防护等级的结构,包括由一组横杆和一组立杆构成的脚手架,在脚手架靠近建筑物一侧设有安全网;在所述安全网一侧设有一层防护网。
前述结构中,所述安全网用阻燃材料制成的 1.8×5.8m密目密目网。
前述结构中,所述防护网为直径ф0.9mm,网孔为12.7x12.7mm的镀锌电焊网。
前述结构中,所述安全网和防护网竖向布设,两块安全网或防护网的接缝处重叠100~150mm。
前述结构中,所述安全网和防护网经绑扎带与横杆或立杆连接;绑扎带的间距为300~500mm。
前述结构中,所述横杆和立杆均为φ48钢管。
前述结构中,所述立杆的间距根据安全网和防护网的宽度确定,横杆的间距为9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仅在建筑物外设有一层密目式阻燃安全网,主要是防止施工人员不慎坠落,但遇到较重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工具坠落时很可能会撞破安全网落至地面。所以安全防护等级较低。本实用新型是现有安全网上再增加一层强度高于阻燃安全网的镀锌电焊网,不但可以保护人员坠落,也可防止建筑物距离周边的居民区和道路较近时,高层建筑物有较重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工具坠落,伤及建筑周边居民或车辆,以确保施工和建筑周边及环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横杆、2-立杆、3-安全网、4-防护网、5-绑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一种提高脚手架安全防护等级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一组横杆1和一组立杆2构成的脚手架,在脚手架靠近建筑物一侧设有安全网3;在所述安全网3一侧设有一层防护网4。安全网3用阻燃材料制成的 1.8×5.8m密目密目网。防护网4为直径ф0.9mm,网孔为12.7x12.7mm的镀锌电焊网。安全网3和防护网4竖向布设,两块安全网3或防护网4的接缝处重叠100-150mm。安全网3和防护网4经绑扎带5与横杆1或立杆2连接;绑扎带5的间距为300-500mm。横杆1和立杆2均为φ48钢管。立杆2的间距根据安全网1和防护网2的宽度确定,横杆1的间距为900mm。
实施例
这了提高脚手架安全防护等级,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在现有密目式阻燃安全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镀锌电焊网作为防护网,不但可以保护人员坠落,也可防止建筑物距离周边的居民区和道路较近时,高层建筑物有较重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工具坠落,伤及建筑周边居民或车辆,以确保施工和建筑周边及环境安全。具体按以下步骤施工:首先在脚手架外侧竖向按间距900mm布设一组横杆1。然后将1.8x5.8m密目式阻燃安全网3设置在外排立杆2内侧,绷紧后用绑扎带5将安全网3周边与构成脚手架的横杆1或立杆2系牢。在密目式阻燃安全网3上设置直径ф0.9mm网孔12.7x12.7mm的镀锌电焊网4,镀锌电焊网也是用绑扎带5与脚手架系牢。绑扎带5沿脚手架每450mm为一个加固点将镀锌电焊网与脚手架系牢。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高处坠落物外溅,对于施工及防护的安全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4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层保温型屋顶采光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