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有机溶剂回收浓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5146.8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元生;刘培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B0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有机 溶剂回收 浓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溶剂回收浓缩器。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85165U,公开了一种多效循环有机容积回收浓缩器,其通过多个有机溶剂回收浓缩器机组之间的循环,达到梯度回收的目的。但是,每个有机容积回收浓缩器机组存在回收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机溶剂回收浓缩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型有机溶剂回收浓缩器,主要由加热器、蒸发器、捕沫器、冷凝器、冷却器、集液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内通过隔板分成独立的上、下冷却容室,所述集液罐内通过隔板分成独立的上、下集液容室,其中,该上冷却容室通过一位于该冷却室内的第一管路与该上集液容室连通,该上冷却容室还通过一位于该冷却室外的第二管路与该上集液容室连通,该下冷却容室内设置有冷却盘管,该上、下集液容室通过一位于该集液罐外的第三管路连通。
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一冷却进口和一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器上于下冷却室设置有一冷冻进口和一冷冻出口。
所述冷凝器的冷凝面积:所述冷却器的冷凝面积=2:1,所述冷却器采用多管螺旋式。
所述集液罐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浓度和/或温度的检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一次成型,简单方便,既节省材料,又省时方便,且外形美观,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是新型有机溶剂回收浓缩器,主要由加热器1、蒸发器2、捕沫器3、冷凝器4、冷却器5、集液罐6组成,该冷却器内通过隔板(隔板整体下凹)分成独立的上、下冷却容室,该集液罐内通过隔板(隔板整体上凸)分成独立的上、下集液容室,其中,该上冷却容室通过一位于该冷却室内的第一管路与该上集液容室连通,该上冷却容室还通过一位于该冷却室外的第二管路与该上集液容室连通,该下冷却容室内设置有冷却盘管,该上、下集液容室通过一位于该集液罐外的第三管路连通。
使用的方法,先将物料投入蒸发器内,通过加热器加热,物料被蒸发成气体。气体经捕沫器进入冷凝器的第一、第二管程冷凝,冷凝后的液体流入冷却器的上冷却容室。因,隔板下凹,所有的液体沿隔板汇集到中间,并经下冷却容室流到集液罐的上集液室。经下冷却容室的过程中,液体进一步被冷却,但仍存在气体未被液化或无法液化的问题。这时,未被液化或无法液化的气体会从第二管道排回至上冷却容室,让该部分气体再冷却,以保证较好的冷凝冷却效果和非常高的有机溶剂回收率。
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一冷却进口和一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器上于下冷却室的位置设置有一冷冻进口和一冷冻出口。根据不同的需要,冷凝、冷却系统可同时进循环冷却水,或冷冻水,或冷冻水冷却,循环水冷凝,满足工艺要求;通冷冻水部分壳程做冷保温处理,增强冷冻效果。
长管径双回路冷凝装置,前使冷凝管程加长。前后冷凝面积按照2:1比例分配, 冷凝过程充分;多管程蛇管式冷却系统,使料液冷却过程速度快,管道中有足够的气体通过空间,使冷却、气体连通同时进行。
自动冷凝液排放装置,通过合理的集液罐上下容积比例配置,使系统在排液过程保持真空稳定,避免真空波动带来的不必要的调整。集液罐上的浓度和温度检测装置,可随时提供回收有机溶剂的浓度状况,反馈冷凝冷却效果。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5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