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天酶二铵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5299.2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中农兴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B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徐瑞丰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天酶二铵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天酶二铵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我国是化肥生产大国也是化肥消费大国,众所周知的,氮肥容易淋失和径流,因此普通的氮肥的使用率仅为30%,水溶性磷肥大约有70%都会被土壤中的重金属所固定,吸收率仅在30%左右,据估计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土壤缺磷,缺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不足,施入土壤中的大量磷元素在土壤中以无效态储备起来。因此为了满足作物需要的磷,只能大量的施用磷肥,久而久之,造成磷肥的浪费,并对土壤带来不利影响。
包含有磷酸二铵、聚天冬氨酸或其盐、氨基酸以及生物菌剂的聚天酶二铵可以提高磷肥的肥效,提高磷肥和氮肥的利用率,促进植物对氮、磷及微量元素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根系的生长,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活化土壤,改良土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天酶二铵的生产线,其可以在料浆法磷酸二铵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降低了生产设备的投入成本,并可以提高化肥的生产效率,保证化肥的生产品质,生产操作步骤简单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天酶二铵生产线,其包括如下依次连接装置:一次加氨中和装置、第一浓缩装置、二次加氨中和装置、第二浓缩装置、喷浆制粒干燥装置,以及冷却装置;所述第二浓缩装置与聚天冬氨酸或其盐计量泵连接,所述冷却装置与氨基酸水溶液计量泵和生物菌剂计量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设置有氨基酸水溶液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筒。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现有料浆法磷酸二铵生产线并进行了改进,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产线既可以生产聚天酶二铵也可以生产普通磷酸二铵,可以满足一条生产线生产多种产品,大大减少了生产投入成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产线可以提高化肥的生产效率,保证化肥的生产品质,生产操作步骤简单安全。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冷却装置与氨基酸水溶液计量泵和生物菌剂计量泵相连,可以在对喷浆造粒干燥后的粒心冷却时,喷洒氨基酸水溶液,使氨基酸水溶液利用热量直接对粒心进行包衣,在充分利用热量的同时,加快了冷却时间,降低了生产能耗。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聚天酶二铵生产线,其包括如下依次连接装置:一次加氨中和装置、第一浓缩装置、二次加氨中和装置、第二浓缩装置、喷浆制粒干燥装置,以及冷却装置;所述第二浓缩装置与聚天冬氨酸或其盐计量泵连接,所述冷却装置与氨基酸水溶液计量泵和生物菌剂计量泵连接。
1吨聚天酶二铵的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如下:
(1)通过计算物料将磷酸和气氨在一次加氨中和装置中反应,使中和度达到1.2;将料浆转移到第一浓缩装置,使水分降到35%;然后将第一浓缩装置中的料浆转移到第二加氨中和装置中反应,使中和度达到1.8;
(2)将步骤(1)得到的料浆转移到第二浓缩装置中,此时通过聚天冬氨酸或其盐计量泵加入聚天冬氨酸钙盐3Kg,混合均匀进行浓缩,使水分浆至15%,转移到喷浆造粒干燥装置中,喷浆造粒,干燥;
(3)将步骤(2)得到的粒心转移到冷却装置中,此时打开氨基酸水溶液计量泵,将含有4Kg谷氨酸的水溶液喷洒至冷却装置中,利用粒心的热量进行水分蒸干,当温度将至30℃时加入巨大芽孢杆菌0.5Kg,混合,既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中农兴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中农兴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5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