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抽排臭气功能的坐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5939.X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郑远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宁春;郑远光 |
主分类号: | E03D9/052 | 分类号: | E03D9/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臭气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卫浴设施,是一种具有抽排臭气功能的坐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坐厕,大多无抽排臭气功能,一般的抽气装置也是整个空间的抽换气,这必然使臭气充满空间,使人无法避免的吸入臭气,不利于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抽排臭气功能的坐厕,适合于人们购买新坐厕并同时具有抽排臭气功能,造就无臭空间。坐厕与抽排臭气装置合二为一,浑然一体,整体美观,安装简单,利用坐厕原本结构而不需要在室内另加排气口,且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抽排臭气坐厕由带有吸气腔及维修窗的坐厕,抽排臭气装置(7),环状排气装置(11)及排气室密封装置(8)(9)构成。带有吸气腔及维修窗的坐厕由排污腔(13),吸气腔(2),排气室(14),排气腔(10),维修窗(3)组成。维修窗(3)开在坐厕前壁(18)上,其形状可以是圆形或非圆形。吸气腔(2)(可置于坐厕的内部或外部)连通便池(5)与排气室(14),吸气口(1)开在便池壁(6)上,并安装上筛网,以防止固体物质进入吸气腔,排气室(14)位于坐厕前壁(18)之后,便池(5)底部之下;抽排臭气装置(7)(可置于坐厕的内部或者外部)由单向活瓣阀(16),抽排气扇(17)(可采用离心式或非离心式),管道连接头(15)构成。抽排臭气装置(7)连接吸气腔的排气口(4),并将臭气吸入排气室(14)中;环状排气装置(11)安装于排污腔(13)的底部,由环状排气(12)及排气腔(10)组成,是连通排气室(14)与排污系统管道(19)的空心装置,在实际产品生产中,环状排气装置(11)可以作为坐厕的固有结构整体制作出来,也可以作为独立配件制作出来,然后安装到坐厕中;排气室密封装置(8)(9)是由排气室底部密封装置(9)及维修窗的密封装置(8)组成,密封了排气室(14),从而使臭气经由排气腔(10)排到排污系统管道(19)中。当抽排臭气装置(7)开动时,抽排气扇(17)工作,单向活瓣阀门(16)打开,便桶中的臭气经过便池壁(6)的吸气口(1)吸入到吸气腔中(2),并排入到排气室(14)中,再经排气腔(10)排到排污系统管道(19),实现抽排臭气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在室内另外安装排气管,直接使用坐厕的本体实现抽排臭气功能,使用低压直流电,确保人身安全,装卸便捷,便于清洁及维修,成本低,使用本抽排臭气功能的坐厕时,可以免于使用洗手间内耗电大的排气装置,环保节能,便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总体立体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体效果剖视图
图3是抽排装置剖视图(离心式)
图4是环状排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环状排气装置的效果剖视图
附图件号表示:
1、吸气口 2、吸气腔
3、维修窗口 4、吸气腔排气口
5、便池 6、便池壁
7、抽排臭气装置 8、维修窗密封装置
9、排气室底部密封装置 10、排气腔
11、环状排气装置 12、环状排气口
13、排污腔 14、排气室
15、管道连接头 16、单向活瓣阀
17、抽排气扇 18、坐厕前壁
19、排污系统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中,如(图2)所示,在安装该具有抽排臭气功能的坐厕时,在马桶的便池壁的吸气口(1)上安装上筛网,以防止固体物质进入该吸气口(1);在排污腔(13)底部安装环状排气装置(11),在吸气腔排气口(4)上安装上抽排臭气装置(7),密封排气室(14)。在安装好该具有抽排臭气功能的坐厕后,当抽排臭气装置(7)开动时,抽排气扇(17)工作,单向活瓣阀门(16)打开,便桶中的臭气经便池壁(6)的吸气口(1)被吸入到吸气腔(2)中,并排入到排气室(14)中,再经排气腔(10)排到排污系统管道(19),实现抽排臭气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宁春;郑远光,未经欧宁春;郑远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5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