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反光罩式灯座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6073.4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涛 |
主分类号: | F21V17/12 | 分类号: | F21V17/12;F21V17/10;F21V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反光 灯座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反光罩式灯座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路灯主要以高压钠灯为主,灯光颜色为金黄色,随着人们对照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白光或暖白光成为照明改造的首选,这类光源包括:陶瓷金卤灯、石英金卤灯、白钠灯、高效荧光灯、COSMOPOLIS等。
传统高压钠灯的灯座是E40接口,而这些光源的接口有G12、E27、PGZ12、PGZ18等,因此不能直接安装在原有灯具上,需要使用转接灯座来完成安装。但因光源体积不同及发光点位置差异而影响配光,无法满足照明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能及改造成本低的集成反光罩式灯座转换装置,该装置通过旋转来调整反光罩的角度;通过连接环与灯座的伸缩,来调整光源发光点在反光罩中的前后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反光罩式灯座转换装置,包括连接环、金属套环、灯座、转接金属片、正极触点、灯口、反光罩和反光罩支架;所述连接环通过螺丝锁紧在反光罩支架的底部上,所述反光罩与反光罩支架卡接,所述金属套环活动套接在连接环内,所述金属套环与转接金属片固定连接且围合成用于容置灯座的空腔,所述正极触点安设在灯口的末端上且通过电源线接通灯座的正极,所述灯口通过电源线接通灯座的负极。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绝缘陶瓷垫,所述灯口的顶端通过绝缘陶瓷垫与转接金属片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环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金属套环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其中,所述反光罩的的材质为玻璃,所述反光罩的内表面真空镀膜,且其内表面为凹凸多棱结构。
其中,所述转接金属片的厚度为1.5mm,所述绝缘陶瓷垫的厚度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反光罩式灯座转换装置,连接环通过螺丝锁紧在反光罩支架底部上,通过螺丝的松紧来实现连接环与反光罩支架之间的固定或旋转,通过旋转来调整反光罩的角度,进一步改进光源的照射角度;金属套环活动套接在连接环内,即通过金属套环与连接环的活动套接实现连接环与灯座之间的伸缩,由此便于调整光源发光点在反光罩中的前后位置,该装置有效避免了因光源体积不同或发光点位置差异而影响配光的问题,满足不同光源的照明需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多种不同光源接口安装便捷、节能降耗、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反光罩式灯座转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连接环 11、金属套环
12、灯座 13、转接金属片
14、正极触点 15、E40灯口
16、反光罩 17、电源线
18、绝缘陶瓷垫 19、螺丝
20、光源 21、卡扣
22、反光罩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反光罩式灯座转换装置,包括连接环10、金属套环11、灯座12、转接金属片13、正极触点14、E40灯口15、反光罩16、绝缘陶瓷垫18和反光罩支架22;连接环10通过螺丝19锁紧在反光罩22的底部上,反光罩16与反光罩支架22卡接,金属套环11活动套接在连接环10内,金属套环11与转接金属片13固定连接且围合成用于容置灯座12的空腔,E40灯口15的顶端通过绝缘陶瓷垫18与转接金属片13连接,正极触点14安设在E40灯口15的末端上且正极触点14通过电源线17接通灯座12的正极作为该灯座12的正极线路,E40灯口15通过电源线17接通灯座12的负极作为该灯座12的负极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涛,未经黄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6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R16LED灯灯头
- 下一篇:组合式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