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澄清器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7033.1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李占日;张美玲;刘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澄清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旋流澄清器净水装置,属于净水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净水装置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水力澄清器和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又称斜管沉淀池,具有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同时活性污泥的粘度较大,容易粘附在斜板上,影响沉淀效果甚至可能堵塞斜板,所以不宜于作为二次沉淀池。水力澄清器使用简单,但是净水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组合水力澄清器和斜板沉淀池优点的净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流澄清器净水装置,包括设备本体、设置在设备本体下部的进水布水系统、设置在设备本体上部的斜板沉淀系统、设置在斜板沉淀系统上方的中心集水系统和辐射式出水槽系统、以及排泥系统;
所述进水布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和沿进水管间隔设置的多个进水支管,多个进水支管均与进水管相通,并且在多个进水支管上均设置有调节阀门;
所述的中心集水系统位于辐射式出水槽系统的中心位置,辐射式出水槽系统包括多个沿中心集水系统辐射式设置的集水槽和出水管,所述的多个集水槽和出水管均与中心集水系统相通且多个集水槽位于出水管的下方;
所述的排泥系统包括排泥管,排泥管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侧部中段。
所述进水布水系统的进水管为ρ形,多个进水支管沿进水管圆弧部分的内侧间隔设置,并且多个进水支管与进水管圆弧部分的切线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进水布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进行了优化设计,包括进水管和沿进水管间隔设置的多个进水支管,多个进水支管均与进水管相通,并且在多个进水支管上均设置有调节阀门,通过调整调节阀门的开启度,调整各进水支管进水点进入设备本体的水流流速及流向基本一致,以便使投加混凝剂的原水在进水水压的作用下,能够与设备本体底部泥渣充分混合、接触、反应,加强颗粒间的吸附作用,加速絮凝。
2、通过在设备本体上部设置中心集水系统,能够防止原水在旋流上升过程中形成短流,影响出水水质,同时根据水力条件设置辐射式集水槽,该水槽的设置使进入中心集水系统的原水在流行时间上基本一致,出水管的出水水质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水布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设备本体,2为斜板沉淀系统,3为中心集水系统,4为集水槽,5为排泥管,6为进水管,7为调节阀门,8进水支管,9为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旋流澄清器净水装置,包括设备本体1、设置在设备本体1下部的进水布水系统、设置在设备本体1上部的斜板沉淀系统2、设置在斜板沉淀系统2上方的中心集水系统3和辐射式出水槽系统、以及排泥系统;
所述进水布水系统包括进水管6和沿进水管6间隔设置的多个进水支管8,多个进水支管8均与进水管6相通,并且在多个进水支管8上均设置有调节阀门7;
所述的中心集水系统3位于辐射式出水槽系统的中心位置,辐射式出水槽系统包括多个沿中心集水系统辐射式设置的集水槽4和出水管9,所述的多个集水槽4和出水管9均与中心集水系统3相通且多个集水槽4位于出水管9的下方;
所述的排泥系统包括排泥管5,排泥管5设置在设备本体1的侧部中段。
所述进水布水系统的进水管6为ρ形,多个进水支管8沿进水管6圆弧部分的内侧间隔设置,并且多个进水支管8与进水管6圆弧部分的切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排泥时间及泥渣层高度等形式,可以适应不同数量的变化。
首先,添加混凝剂的原水通过进水管6分布流向多个进水支管8,通过对多个进水支管8的调节阀门7分别进行调整,使得各进水支管8进入设备本体1的原水流速以及流向基本一致,这样进入设备本体1后与设备本体1底部的泥渣能够充分混合、接触、反应,加速絮凝,然后原水通过旋流上升,流速逐渐减小,使形成的絮体逐渐变大,沉淀下来,通过设备本体1上部设置的斜板沉淀系统2,一些细小的颗粒粘附在斜板上,使这些细小的颗粒也得以去除,使出水进一步澄清。之后,原水继续旋流上升进入辐射式出水槽系统的多个集水槽4,经过集水槽4流入中心集水系统3,最后经过出水管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7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沉淀物自动溢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分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