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终端的前壳与前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8168.X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蓉;曲中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田红娟;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终端的壳体,具体地,涉及一种终端的前壳与前壳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手机行业飞速发展,手机的触屏、超薄、智能和大屏时代已到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手机厂商想尽方法让自家产品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手机的样式和屏幕直接决定了手机的被关注度。超薄和大屏化(酷炫的显示效果)是业界竞争的焦点。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模组,是目前手机行业广泛应用的显示模组,其结构包括
1、显示部分(包括LCD、偏光片、driver IC和FPC),
2、黑白胶,用于将LCD模组的显示部分和背光部分粘结在一起,
3、背光部分(包括胶架、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亮膜、LED灯等),
4、模组铁框(主要作用是保护背光部分的膜材同时提高LCD模组强度)。
LCD模组的背光部分和铁框直接影响LCD模组的厚度,进而影响手机的厚度,超薄的设计要求LCD模组的背光和铁框尽量做薄,但屏幕尺寸越来越大,为保证LCD模组的亮度和强度又要求留给背光部分和铁框足够的厚度设计尺寸,如何解决超薄和大屏化要求在技术上的这对矛盾已是目前显示行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点之一。
手机行业内,大屏全触控手机是主流,如图1所示,主流的手机整机结构包括,
1、电容触摸屏
2、LCD模组
3、前壳
4、手机主板
5、后壳
6、手机电池盖
为了整机做薄,目前手机结构多是采用模内注塑前壳,LCD模组与触摸屏贴合在一起(通过框胶或者光学胶面贴合)作为一个组件再装配到前壳中,再与主板、后壳等完成装配。
上述目前业内主流应用的LCD模组及主流手机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点:
1、屏幕尺寸越大,LCD模组的铁框平整度越不易控制,而手机前壳的平整度也需要控制,LCD模组装配到前壳后,接触面不均,手机使用时容易产生按压水波纹(目前业内大屏手机很多都存在这个问题)。
2、LCD显示模组带有铁框,铁框的平整度不好控制,整机布局设计时需要留有较大安全设计间隙,这些都不利于手机的超薄设计。
3、为保证LCD模组强度,同时保证显示部分和背光部分的装配可行性,背光胶架四边要有足够的宽度,铁框的存在也增加了模组边框宽度(手机显示区到模组外边缘)。这都不利于手机的窄边框设计和手机造型,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的前壳与前壳结构,有效减少模组边框,对整机窄边框设计及造型非常有利。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终端的前壳,包括前壳本体,所述前壳本体上形成有装配LCD模组背光部分的凹槽及该凹槽周边的四个边框,所述四个边框中的至少两个相对的边框的内壁上具有固定显示部件的连接结构。
较佳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台阶或卡扣。
较佳地,所述四个边框的内壁上分别具有固定显示部件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终端的前壳结构,包括前壳本体、触摸屏、LCD模组显示部分和LCD模组背光部分,
所述前壳本体上形成有装配LCD模组背光部分的凹槽及该凹槽周边的四个边框,所述四个边框中的至少两个相对的边框的内壁上具有固定显示部件的连接结构;
所述LCD模组背光部分装配在所述前壳本体上形成的凹槽内,构成包含有LCD模组背光部分的前壳组件;
所述LCD模组显示部分和触摸屏通过所述边框的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前壳本体上。
较佳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台阶或卡扣。
较佳地,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前壳本体一体形成或者为与所述前壳本体相连接的单独的胶框结构。
较佳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台阶,所述LCD模组显示部分通过黑白胶或双面胶黏贴固定在所述台阶的第一装配面上。
较佳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台阶,所述触摸屏通过泡棉胶黏贴固定在所述台阶的第二装配面上。
较佳地,所述前壳为金属前壳。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LCD模组受挤压产生的显示类问题,在整机布局设计时,前壳与LCD背光部分、LCD显示部分及触摸屏的设计预留间隙可以做的更小,这也有利于整机的薄化设计。
前壳上设计有安装LCD模组背光部分各膜材的台阶/卡扣,便于膜材组装,LCD模组的显示部分直接与前壳上胶架接触,有效减少模组边框,对整机窄边框设计及造型非常有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8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硫磺提纯内冷式转鼓切片机
- 下一篇:车用行李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