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固组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8503.6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霸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完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陈霸天 |
主分类号: | F16B41/00 | 分类号: | F16B41/00;F16B39/24;F16B39/282;F16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紧固组合件,特别是指一种锁紧之后具有防盗、防松功能的紧固组合件。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螺帽在与螺栓锁紧后因震动、拉扯等因素造成松脱,或是为了防止在非使用者允许的情况下被盗取、破坏,目前已经有多种已知的解决方案,例如美国公开第2007/0243040A1号实用新型、美国专利第5626449号、第4168731号、第4034788号、第4055208号,以及中国台湾实用新型第M298660号、第298661号、第298662号、第293986号、第285634号专利,大致揭示一种在螺帽与垫圈上开设对应的放射状连续斜面以防止螺帽锁紧后产生松脱的手段,但该些已知的手段仍有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螺帽与垫圈是彼此分离的,施工人员常因训练不足或疏忽而将垫圈的方向装反,使得原先设计的防盗防松功能丧失,为此,中国台湾实用新型第I277701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组合了螺帽与垫圈的防盗防松紧固件,其螺帽与垫圈为不可分离,以避免施工人员将垫圈安装错误方向的事件发生,但该构造仍有结构上的问题,造成安装后无法达到防松防盗的目的。为详细了解该已知构造为何无法达到上述目的,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为已知防盗防松紧固件的不同角度分解立体图,该已知的防盗防松紧固件包括一螺帽40,具有一螺孔401,其底缘形成一向外扩张的碟盘41,碟盘41底面设置有多个楔形斜面44,各楔形斜面44连续相接,且各楔形斜面44衔接处形成具有高低落差的挡面441,碟盘41设有三个缺口42,底面邻近螺孔401处形成向下延伸的凸缘边43;一垫圈50,具有一穿孔52,垫圈50顶面设置有多个连续斜面53,各连续斜面53连续相接,且各连续斜面53衔接处形成具有高低落差的承面531,穿孔52上部设有一缩小径孔形成的凸肩 55,垫圈50周围设有三个缺口54,螺帽40与垫圈50结合一起后,缺口54、42可相对一致,使特殊工具的长杆可伸入缺口54、缺口42中进行拆卸。
请参阅图3、图4,图3为已知防盗防松紧固件的组合俯视图,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螺帽40底缘的碟盘41置放在垫圈50的顶面,且螺帽40底面的凸缘边43插入垫圈50的穿孔52向下穿出后,凸缘边43以冲压等技术向外弯折形成一环墙431,环墙431可扣持在垫圈50底面的凸肩55,使垫圈50无法从螺帽40底部脱离。
上述已知防盗防松紧固件通过楔形斜面44与连续斜面53的斜面推挤原理,确实可防止一般盗贼以普通扳手工具拧松螺帽40,但其为了在施工过程出现错误时,或是日后需要拆除时可以再度卸除螺帽,设置了缺口42、缺口54,并使用一种一般人无法取得的具有三个长杆的特殊扳手工具,将三个长杆伸入缺口42、缺口54以同时转动螺帽40与垫圈50,如此可以避开楔形斜面44与连续斜面53的相互推挤而顺利地将紧固件松脱。为了达到可以再度拆卸螺帽的目的,缺口42、缺口54必须保持对齐以供必要时让特殊工具的长杆可以伸入。
为了让缺口42、缺口54保持对齐,首先在组装螺帽40与垫圈50时就必须将缺口42、缺口54对位,然后在铆合螺帽40与垫圈50后又不能让缺口42、缺口54错位;请参阅图4,螺帽40与垫圈50是结合的状态,而且楔形斜面44与连续斜面53完全贴合、而且挡面441与承面531亦完全贴合,此时若让螺帽40相对垫圈50离开超过斜面的顶与底的垂直高度a,则螺帽40与垫圈50就有机会发生相对旋转使缺口42、缺口54错开而无法对齐,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在冲压凸缘边43弯折形成环墙431时,刻意将环墙431与凸肩55的垂直间隙b限定为小于前述的垂直高度a。
通过将垂直间隙b限定为小于垂直高度a的做法虽然可以确保缺口42、缺口54持续保持对齐,可是在实际使用上却产生了另一个问题。紧固件在运送过程中因为震动、摩擦、彼此推挤,螺帽40与垫圈50会成反方向旋转使楔形斜面44与连续斜面53沿接触面滑动,待环墙431与凸肩55接触抵靠后,楔形斜面44与连续斜面53因震动、摩擦、推挤作用持续抵紧,后续再因为储存时间过长、空气中水分的氧化作用,最终呈现如图5的咬死状态,即螺帽40与垫圈50已经变成无法相对运动的一体结构,当施工人员将此咬死的紧固件螺合到螺栓后,其防止螺帽40退出的破坏变形距离c将只剩下很微小的量,楔形斜面44与连续斜面53的接触面积也较原先设计小很多而容易变形,此时用一般扳手扳动螺帽40就有可能使楔形斜面44压迫连续斜面53变形而旋转,螺帽40因此被非法松脱。
综上所述,此等已知防盗防松紧固件仍存在无法有效地防止盗窃与破坏问题,现有技术对于此一问题并未揭示任何解决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完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陈霸天,未经完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陈霸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8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吸盘
- 下一篇:一种防松动圆柱螺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