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真花花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8961.X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6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恩发 |
主分类号: | A47G7/04 | 分类号: | A47G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何淑珍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阳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花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真花。
【背景技术】
当前,仿真花如塑料花、布花等,已广泛使用在婚庆、庆典、家居装饰等场合上,有单朵花使用,也有将很多朵花捆扎成一束来使用的。现阶段在生产仿真花时,基本上都是将每一朵花(有时连同每朵花的花萼)的底部通过胶带或线材等缠绕在作为花梗的杆(如铁线、铁枝等)上来制成一枝枝花,然后再根据需要来单枝使用或扎成一束来使用。为确保仿真花的美观,这样在缠绕时,都要求对每朵花的缠绕尽可能规范、统一,这不仅对生产工人的要求高,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在缠绕时的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能提高仿真花生产效率和降低仿真花生产成本的仿真花花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仿真花花托,其包括有套接在一起的套筒和尾壳,所述套筒内壁设有由若干个圆周分布的爪片围成的卡头;所述的爪片向套筒下端倾斜;在所述尾壳的底部设有花托安装孔。
在对上述仿真花花托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套筒和尾壳通过螺纹方式套接。
在对上述仿真花花托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尾壳下部呈漏斗状,所述花托安装孔是漏斗的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是利用套接在一起的中空的套筒和尾壳来分别插入仿真花花朵和花托连接件,并由圆周均布在套筒内壁上的若干个爪片围成的卡头紧紧卡住花朵插入部分,然后将花托连接件通过粘、挂、插或吊的方式来固定起来后就可以应用在婚庆、庆典、家居装饰等场合上,从上可以看出,通过直接生产出一套套分别由套筒和尾壳组成的花托来插装一朵朵仿真花这种方式,比起现阶段通过胶带或线材等将每朵花缠绕在杆上来说,本实用新型在生产仿真花时可以做到标准化作业,仿真花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并使所生产出来的仿真花更规范统一,也更具观赏性;2)、与此同时,对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为降低,从而降低了生产仿真花的成本;而且用本实用新型生产出来的仿真花可以通过粘、挂、插或吊的方式来应用在婚庆、庆典、家居装饰等场合上,从而在这些场合使用起来都非常方便;3)、它可以单独零售,一般在店面只是摆放各种花的一个样板,有人需要购买的时候,可以即时将防真花和花托组装起来销售,使仿真花的销售方式比较灵活,组装时对人员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从而有利于仿真花花托的普及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一的组装示意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仿真花花托,如图1至3所示,包括有套接在一起的套筒1和尾壳2,所述套筒1内壁设有由若干个圆周分布的爪片31围成的卡头3,用来将从套筒1上端插入来的花朵4卡住,如图4至7所示,所述的爪片31向套筒1下端倾斜(一般倾斜30至60 度),这样当花朵在插入过程中会对爪片产生一个向下挤压的作用力,由于爪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会对花朵的挤压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会促使爪片尖端紧紧卡住插入部分。当套筒1内壁上的卡头3卡住花朵4后,花朵是可以左右活动旋转的,以便于调整卡位,但上下方向上是被卡住而无法拔出整朵花的。在所述尾壳2的底部设有花托安装孔21,通过插入或穿插在花托安装孔21中的花托连接件来将插有花朵4的花托粘、挂、插或吊起来,这样就可以使用花托上的仿真花了,于是装上了花托的仿真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恩发,未经杨恩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8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切线压线挡边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微纳米钨酸钇钾近球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