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扭式安全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9070.6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6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周维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天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安全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扭式安全采血针。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机构在常规采血时一般直接用采血针采血,这种方法虽能一人一针,不被交叉感染,但患者直接看到针头,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儿童)。另一种采血时,取采血针通过采血笔配合使用,将采血针装于采血笔内,发射针刺后取下采血针,装上另一支采血针再次使用,由于采血笔是无数次重复使用,极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以上两种采血方法,医护工作人员直接接触采血针,在采血时人工将针头装取,不小心很容易扎伤,引起交叉感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种方式,目前比较先进的采血针,采用回缩式,采血完毕后针头自动回缩到壳体内,但是目前这种回缩式采血针通常使用一个盖帽,盖帽盖在采血针头一段,使用完后可以盖回采血针外壳上,使用过程中也会引起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次性扭式安全采血针,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采血针的盖帽可以盖回采血针外壳上,会为交叉感染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次性扭式安全采血针,所述采血针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对称两侧面设置有导轨(2),滑套(3)通过导轨(2)与壳体(1)滑动连接,壳体(1)尾端设置有后盖(4),后盖(4)通过回缩弹簧(5)连接有针固定座(6),针固定座(6)内设置有针头(7),滑套(3)的一端与后盖(4)上设有针头(7)的一端接触式连接,相对端设置有采血针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固定座(6)固定有针头(7)的一端设置有扭帽(9),针头(7)位于扭帽(9)内,扭柄(10)穿过滑套(3)的采血针孔(8)与扭帽(9)卡接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扭柄(10)包括一中空扭杆(101),扭杆(10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卡槽(102),扭帽(9)一端与针固定座(6)固定连接,相对端设置有卡爪(91),卡爪(91)与扭杆(101)上设置的卡槽(102)匹配卡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扭帽(9)与针固定座(6)为一体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点,本实用新型扭帽与扭柄的卡接方式,在使用采血针过程中,通过破坏性的扭断扭帽,从而将扭帽无法盖回采血针壳体上面去,从而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提高了采血针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采血针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对称两侧面设置有导轨2,滑套3通过导轨2与壳体1滑动连接,壳体1尾端设置有后盖4,后盖4通过回缩弹簧5连接有针固定座6,针固定座6内设置有针头7,滑套3的一端与后盖4上设有针头7的一端接触式连接,相对端设置有采血针孔8,所述针固定座6固定有针头7的一端设置有扭帽9,针头7位于扭帽9内,扭柄10穿过滑套3的采血针孔8与扭帽9卡接式连接,所述扭柄10包括一中空扭杆101,扭杆10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卡槽102,扭帽9一端与针固定座6固定连接,相对端设置有卡爪91,卡爪91与扭杆101上设置的卡槽102匹配卡接,所述扭帽9与针固定座6为一体式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上述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天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天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