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沼渣沼液抽排拖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9162.4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乔芳;孙桥有;谢昆伍;朱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良县云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0K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56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渣沼液抽排 拖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沼渣沼液抽排拖拉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村丘陵山区,沼气作为主要替代能源已被大量使用,但沼气池需要定期清理并加入新的沼料后才能保证沼气的正常使用,同时还需要把清理出的沼渣沼液投放到田间作为肥料。由于农村沼气池布置分散和道路狭窄,无法采用现代化抽吸机械进行清理运输,所以现在大部分地区仍只能采用人工清理,既费时费力还清理不干净。目前,也有采用在农用拖拉机上安装真空泵和储罐对沼液沼渣进行抽吸的方法,大幅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但该方法需要在拖拉机上安装真空泵对储罐抽真空,设备制作或改造成本较高,且使用时需要单独消耗动力,使用时不够经济,在农用拖拉机上推广的前景有限。所以,研制开发一种制作成本低、使用能耗低、操作方便、安全的沼渣沼液抽排拖拉机是客观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使用能耗低、操作方便、安全的沼渣沼液抽排拖拉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车厢和储罐,储罐上设置有抽气管、吸料管和卸料管,所述抽气管与拖拉机的柴油机进气管连通,柴油机进气管端部安装有控制进气量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开创性的在柴油机进气管上安装电磁阀,将储罐的抽气管与柴油机进气管连通,需对储罐抽真空时,只需控制电磁阀关闭柴油机进气管,即可把柴油机作为储罐的抽气泵使用,不需单独购置真空泵,且抽真空时不占用柴油机的动力输出装置,柴油机还可以同时作为其他机具的动力源,本实用新型购置成本低、不会增加能耗,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安全、易于实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厢,2-车架,3-柴油机进气管,4-电磁阀,5-抽气管,6-抽气管口,7-滤罩,8-液位计,9-安全阀,10-储罐,11-吸料管,12-卸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2、车厢1和储罐10,储罐10上设置有抽气管5、吸料管11和卸料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5与拖拉机的柴油机进气管3连通,柴油机进气管3端部安装有控制进气量的电磁阀4。
需要进行沼渣沼液抽吸工作时,先将吸料管11伸入沼气池中液面以下,关闭卸料管12上的阀门,打开抽气管5阀门,控制电磁阀4逐渐关闭柴油机进气管3,此时柴油机开始对储罐10进行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即可将沼渣沼液从沼气池中抽出加入储罐10内,待沼渣沼液充装至一定液位后,电磁阀4接收控制信息并自动打开柴油机进气管3,停止抽吸工作,完成一次抽吸工作。然后开动拖拉机将储罐10运输至待排放位置,打开卸料管12上的阀门,在重力作用下,即可很方便的对储罐10中的沼渣沼液进行排放。
所述储罐10顶部设置有抽气管口6,抽气管5与抽气管口6的法兰盖连接,抽气管口6的内径大于450mm。此时抽气管口6可以兼做储罐10的进修人孔,当需要对储罐10内部进行进修维护,或清理内壁积垢时,可以很方便的从该孔进出,不需要再另行开设人孔,节约了制作成本。
所述抽气管口6内侧安装有滤罩7,可有效防止抽真空时有沼渣从抽气管5处抽出损伤柴油机。
所述卸料管12安装在储罐10的底部,卸料管12内侧与储罐10内壁平齐,使卸料方便且不需施加动力。
所述储罐10顶部安装有插入式浮球液位计8。储罐10内的液位信息是控制电磁阀4关闭的关键参数,若液位过高将会使沼液吸入柴油机并造成柴油机损害,所以必须设置液位计8并将液位信息传递给电磁阀4。
所述储罐10顶部安装有安全阀9,确保储罐10不会因为过度抽真空而失稳。
拖拉机驾驶室内安装有可控制电磁阀4动作的控制装置,驾驶员可以在驾驶室内很方便的对抽排工作进行控制,劳动强度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良县云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陆良县云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