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筛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9242.X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杜红斌;孙博;朱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曌宇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14 | 分类号: | B04C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旋风 分离器 筛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筛网结构,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筛网结构。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例如对产品进行的除雾和除沫处理,对气液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气液旋风分离器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和用于气固分离的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在运行过程中,气液相物料在压力作用下从进料口1高速进入分离器,气液混合物在导流叶5上流动,并在离心力作用下以液滴或者液膜的形式被甩向分离器外筒3内壁,随着液体体积越来越多,液膜越来越厚,最终在重力作用下,液膜沿分离器筒壁流到液相出口7。高速旋转的气流在下旋过程中,由外旋流转化为内旋流,流经内套筒4并从上方气相出口2排出。然而在现有的气液分离装置中,在液相出口附近区域会出现涡流,进而导致部分液体会被气相夹带,并最终从上方气相出口流出,从而影气液分离效果,而在液相出口上方设置筛网6很好的解这一问题。本专利在现有结构基础之上增加筛网设计,从而有效降低气流夹带液体质量,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气液旋风分离器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气流夹带液体质量,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的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筛网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筛网结构,它包括安装在分离器内套筒底部的倒圆锥形筛网,所述的筛网的顶面直径与内套筒直径一致,筛网的高度为分离器高度的1/10~9/10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分离器下方扰动的流场受筛网阻挡后扰动减弱,并且由漩涡产生的雾沫难以随着上升内旋气流从上方出口排出,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旋风分离器的筛网结构安装在旋风分离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表面开有菱形孔的筛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和技术的应用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的筛网结构,它包括安装在分离器内套筒底部的倒圆锥形筛网6,筛网的顶面直径与内套筒直径一致,筛网的高度为分离器高度的1/10~9/10倍,在这一范围内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破除分离器中二次涡流,防止被处理物被二次扬起、带出分离器。
所述的筛网的开孔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菱形,开孔孔直径或当量直径为0.1-50mm,在这一范围内的优点是:保证在尽可能低的压降下捕捉到尽可能小径粒的被处理物,同时避免空气流动产生的哨声,其中,当量直径为d=2A/L,A为孔面积,L为孔周长。
所述的筛网为不锈钢筛网、碳钢筛网、陶瓷筛网以及塑料筛网中的一种。
内套筒4与外筒3之间的连接部分为导流叶5,气液两相通过导流叶在分离器外筒内侧进行旋转流动,经下方外筒收缩后,气相由外旋流改为内旋流并从上方气相出口2排出,液相则直接从下方排液口7流出。筛网6设置在内套筒下方,避免分离器底部涡流的形成,并阻止部分液体通过内旋上升气流夹带从分离器上方气相出口排出,进而提高分离器分离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根据不同的分离器处理能力,其筛网的高度、直径、表面开孔率以及开孔结构也都可以有多种安排。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做的等同替代和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曌宇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曌宇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2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轴原点自动复位装置
- 下一篇:基于电捕焦油器的变磁通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