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更换电动机专用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9288.1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忠保;李英;谭艳杰;张海山;安文霞;杨继刚;张景志;王刚;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忠保;李英;谭艳杰;张海山;安文霞;杨继刚;张景志;王刚;张莹 |
主分类号: | B66C23/02 | 分类号: | B66C23/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8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电动机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用的更换电动机专用吊具。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抽油机动力设备,电动机常年在野外运转由于天气、井下等因素常常会出现烧电机等故障现象;采油队一般会采用更换电动机方式保证抽油机井的正常生产。8型抽油机配套17KW电动机重量为250Kg——300Kg左右(有的电动机甚至更大更重);以前这一更换电动机的过程大多是从运输新电机的四轮车挂车上用滑杠(或其它方式)人工将新电动机搬运到地面,再采用支撑杠穿过旧电动机吊耳、左右各2—3人将旧电动机抬至地面并用滑杠(或其它方式)移到四轮挂车上,然后把新电动机人工抬至原位置,最后完成其它辅助工作。并且电动机所在抽油机位置狭窄、电动机重量大、操作人员不易站稳及用力不均、配合不默契等因素,极易造成操作人员及设备磕、碰、砸伤等现象。
采用此方法操作的缺点是:操作时间长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时间、所需要人员多(4—6人)、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安全操作风险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油田更换抽油电动机时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更换电动机专用吊具。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省时、所需人员人少,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安全风险低。
本实用新型是在焊接车的后牵引钢板上焊接有转座,转座开设有转孔,支撑杆的转杆位于转孔中,支撑杆斜向设置,支撑杆能在转孔中转动,支撑杆的顶端悬挂有吊耳,吊耳悬挂手拉葫芦。
所述的支撑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人工更换相比较,操作简便省时,所需人员人少,只需三人,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安全风险低、最大限度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在焊接车的后牵引钢板1上焊接有转座2,转座2开设有转孔21,支撑杆3的转杆31位于转孔21中,支撑杆3斜向设置,支撑杆3能在转孔21中转动,支撑杆3的顶端悬挂有吊耳4,吊耳4悬挂手拉葫芦5。
所述的支撑杆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参阅图1所示,到达现场后把焊接车与挂车脱离并把挂车移到合适操作位置,焊接车尾部倒到距所更换电动机2m左右合适距离开始安装专用工具,将支撑杆3的转杆31插入焊接车尾部后牵引钢板1上的转座2的转孔21中,手拉葫芦5钩挂在吊耳4上并保证对正电动机6,手拉葫芦5另一吊勾子挂好电动机6吊耳上。拆卸各部螺丝后开始利用手拉葫芦5吊起旧电动机6。达到合适移出高度后即开动焊接车将旧电动机6移至挂车上,放手拉葫芦5把旧电动机6平稳卸下。依此相反操作即可将新电动机6安装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忠保;李英;谭艳杰;张海山;安文霞;杨继刚;张景志;王刚;张莹,未经蔡忠保;李英;谭艳杰;张海山;安文霞;杨继刚;张景志;王刚;张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