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9801.7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江芳;汪信;张磊;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循环 流化床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吸附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
背景技术
许多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很难或根本不能用常规的生物法去除,这些物质可用吸附法加以去除。
吸附法处理废水常用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和流化床。目前,作为水处理所使用的吸附剂多为颗粒状,如活性炭、磺化煤等,采用的吸附器均为传统的固定床吸附器。固定床吸附器是将吸附剂固定在某一部位上在其静止不动的情况下进行吸附操作,多为圆柱形设备,在内部支撑的格板或孔板上放置吸附剂,使通过的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吸附剂上。固定床吸附器存在着如下缺点:(1)间歇操作,需要备用设备,即当一部分吸附器进行吸附时,另一部分吸附剂进行再生;(2)为了保证出水,吸附区的高度要有一定富余,需放置比实际多的吸附剂;(3)对于较厚床层,压力损失大,能耗较高;(4)吸附剂需成型为颗粒状,从而,比表面积降低,吸附效率下降。
相比固定床,流化床有如下优点:(1)由于流体与固体的强烈扰动,大大强化了气固传质;(2)由于采用粉状吸附剂,使单位体积中吸附剂表面积增大;(3)固体的流态化,优化了气固的接触,提高了界面的传质速率,从而提高了污水处理负荷。但对于细颗粒吸附剂,流化床难以实现固液分离,这就使得一些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吸附速率快、容量高的吸附剂(如粉状活性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所以在吸附、沉淀等工艺中往往存在追求高效与固液分离的矛盾问题。磁分离技术作为快速、有效的分离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纺织、生物和环保等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消耗的吸附剂少,能耗较低,且吸附效率高的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包括椎体、筒体、出水管、集水槽、溢流堰、斜板、外导流筒、中间筒体、内导流筒、进水管、电机、搅拌桨、磁铁和吸附剂排出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锥体底部中心,吸附剂排出管设置在锥体底部进水管一侧,内导流筒上沿与锥体上沿在同一水平面,中间筒体的上沿与集水槽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内导流筒与锥体固定连接,中间筒体、外导流筒和斜板与筒体固定连接,斜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45°≤α≤65°,磁铁设置在筒体内嵌环槽内,溢流堰布置在集水槽内侧上沿,集水槽外围设置出水管,并与水平面平行,锥体母线与吸附器中心线的夹角为β,40°≤β≤50°,电机通过支架放置在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正上方,搅拌桨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搅拌桨放置在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中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可以连续操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所使用的吸附剂为粉状,在废水中呈悬浮状态,固液接触面积大,传质快,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可通过内循环可以降低进水浓度。
(4)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设置内导流筒,配合双层搅拌桨,避免进水短路,同时加强流化床的固液扰动,提高了固液传质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通过重力沉降,斜板沉淀和磁性分离对废水进行了三级固液分离,可以减少吸附剂损耗。
(6)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相比传统固定床和流化床,吸附剂用量少,投资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的平面结构及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磁性内循环流化床吸附器的导流筒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冲击波气密防爆门
- 下一篇:双层玻璃净化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