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生火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279956.0 申请日: 2013-05-21
公开(公告)号: CN203364168U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钟伯华 申请(专利权)人: 钟伯华
主分类号: F23Q13/00 分类号: F23Q13/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用途 生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器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兼具固态燃料点燃与收集灰烬等多重用途的生火器。 

背景技术

烧烤(Barbecue,缩写为BBQ)属于原始的烹调方式,以燃料混合助燃的气体形成燃烧现象,对接近热源的食物进行加热的烘烤作业。 

已知的烧烤用具,以烤炉最为常见。烤炉有一炉身,能够容纳所需的固态燃料,如木炭。这些木炭散布在炉身底部的范围相当广泛,想要生火点燃,相当耗时。 

为了缩短生火点燃时间,陆续发展出许多生火器,如中国台湾证书第I275639号、第I370222号、第M332172号及美国发明第1,536,692号、第3,191,556号、第5,197,455号、第5,230,325号、第5,469,835号、第6,913,013号等专利案。以生火器作为点燃木炭的好帮手,却在清空点燃的木炭后,不能取代一联结于炉身外部下方的容器,承接木炭烧尽所形成的灰烬。 

同样的,譬如美国发明第6,182,559号与第20060054158号等专利案,披露炉身下方安排各式各样的容器,用于收集木炭烧尽所形成的灰烬,仍旧不能充当木炭的生火器来使用。 

容器想要收集木炭烧尽所形成的灰烬,又能点燃木炭予以生火,见于美国发明第3,209,743号专利案。这款容器开口端壁面往外弯折一圈水平的横向框部,横向框部直径与二牢固于炉身下方的轨道间隔距离大致相等,能够顺着轨道方向滑动进入深处,使容器开口端正对若干成型于炉身的贯穿孔。容器底部是一封闭面,封闭面分布许多气孔,在封闭面边缘非气孔部位枢接一门板,门板平时遮蔽气孔,以底部封闭的容器来承接气孔掉落的灰烬或污物。 

生火时,须拉出容器添加所需的可燃物,如成团的报纸。将门板往外拨开,方便外界助燃的气体通过气孔进入容器里,用于点燃报纸产生火焰。把容器推 往轨道深处来到炉身下方,企图燃烧堆放在炉身内部的木炭,却发现木炭堵塞炉身全部或局部的贯穿孔,导致空气对流效果不彰,即使报纸烧尽,也不能顺利完成木炭生火动作。 

因此,如何改善生火器构造,就成为本实用新型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深入探讨背景技术的问题,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的经验,积极寻求解决的道,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一种多用途生火器,以改善现有实用新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生火器采用烟囱效应的结构,能够缩短生火时效,兼具灰烬或污物的承接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用途生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中空的杯筒,杯筒有两个开口端,两个开口端之间有一隔板,隔板形成至少一洞,杯筒内部被隔板隔成一第一室与一第二室,第二室周围筒壁形成一个以上的气孔; 

一连接隔板的闸,闸有至少一孔; 

该闸能够以连接该隔板之处为轴心旋转,当闸相对隔板移到一开启位置,并以闸的孔面对隔板相应的洞,该闸能够使第一室与第二室彼此相通而能生火;当闸相对隔板位移至一关闭位置,并以闸非孔部位遮闭隔板相应的洞,该闸能够隔离第一室和第二室,用于封闭第一室底部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的多用途生火器,其中,还包括至少一连接于闸的操作件,操作件局部露出杯筒而能控制闸移动。 

所述的多用途生火器,其中,该杯筒有至少一长孔,长孔沿闸移动方向剖开第一室周围筒壁,允许操作件通过长孔而伸出杯筒外。 

所述的多用途生火器,其中,该杯筒包括: 

一横向框部,横向框部依水平方向延伸于第一室周围筒壁毗邻开口端处,并可拆卸地安装于一设在烤炉的轨道架上; 

一握把,握把固定在杯筒外部; 

一散热片,散热片结合于握把邻近杯筒处。 

所述的多用途生火器,其中,该闸有一圆的平面部,允许孔设在平面部相 对洞的位置;该操作件是一拨片,拨片根部联结于平面部周围,其厚度小于长孔宽度。 

所述的多用途生火器,其中,该杯筒在围绕第一室筒壁形成一个以上的主孔。 

所述的多用途生火器,其中,该闸有一圆的平面部,孔设在平面部相对洞的位置,以平面部为底,在平面部周围环绕一圈壁以构成体积小于杯筒的盆状物,该壁的开放端为一盆口;该操作件是一杆体,杆体与壁相连,其直径小于长孔宽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伯华,未经钟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