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制动塑模二次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0881.8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亮;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鑫泰利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制动 二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簧制动塑模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二次顶出成型的方式在很早就有在使用。一般都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设计加工:
1:常规二次顶出一般设计两组共四块顶针板,为达到二次顶出目的,通常在第一组和第二组板之间安装尼龙开闭器以保证顶出时两组顶针板同步顶出,待顶出一定行程时,方铁上设计的挡位将下面一组板挡住,上面一组板继续向前顶出,此时尼龙开闭器开始在两组顶板间分开以达到两次顶出的目的。但此方式是依靠尼龙开闭器插入顶针板孔内,通过膨胀力将两组板在第一段顶出时组合在一起同时顶出。顶出动作完成回位时,尼龙开闭器要靠回位销强行压到顶针板的孔内,因模具上回位销的高度和顶针或斜销为同一平面高度,当回位销平面与母模板相碰撞出现凹痕后,会直接损坏到顶针和斜销,因此,此方案不能达到二次顶出模具成型量产性。
2:采用现有模具标准件产商生产的标准件,如磁力开闭器,在按受成型机上顶棍顶出冲击的瞬间会产生很细微的分离,也就这一点点分离就会使第二组顶针板先顶出,导致成型后的产品上顶凸产生不良。
3:选 HASCO 标准件,此结构对二次顶出有良好的稳定性但结构复杂,装配时比较麻烦且采购成本每套几千元,相对成本太高不具实用性。
但这些措施都不能保证制品的成品率和模具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簧制动塑模二次顶出机构,能够安全稳定地将成品顶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弹簧制动塑模二次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针板结构、第二顶针板和顶出弹簧结构;
所述顶出弹簧结构,所述顶出弹簧结构包括限位螺丝、顶出弹簧和弹簧固定块,所述限位螺丝和弹簧固定块将弹簧预压并安装在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上;所述顶出弹簧对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施力,所述限位螺丝对所述第二顶针板施力;
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通过限位方铁限制上下的位移;
所述第二顶针板,与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连接,并能相对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所述限位方铁安装在所述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的两端,所述限位方铁包括上限位面,所述上限位面限制所述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的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制动塑模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回针弹簧结构,向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和第二顶针板提供弹簧回复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回针弹簧结构包括回针和套装在所述回针上的回针弹簧,所述回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连接,所述回针弹簧向所述第二顶针板提供弹簧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制动塑模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若干个贯穿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和所述第二顶针板的中托司,所述中托司外套装有滚珠导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制动塑模二次顶出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安装方便,无后续维修成本,在生产时顶出顺序协调可有效的保证产品的成品率。
2)、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每套机构可实现节约模具加工及后续维修成本3万元。
3)、通用性强,该机构可作为标准件加工一批备库存,公司每年设计制造的二次顶出类模具有几十套,该机构成本每年可为公司节约相关成本近30万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制动塑模二次顶出机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弹簧制动塑模二次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针板结构、第二顶针板20、顶出弹簧结构和回针弹簧结构。
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通过限位方铁50限制上下的位移。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针板结构包括上顶针板11和下顶针板12,所述上顶针板11和下顶针板12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连接成整体,所述限位方铁50安装在所述上顶针板11和下顶针板12的左右两端,所述限位方铁50包括上限位面51,所述上限位面51限制所述上顶针板11和下顶针板12的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鑫泰利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鑫泰利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0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颗粒挤出机的液压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卧式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