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循环式自充氧高效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1711.1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9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武爱国;王跃昌;王雷扬;钟林;谢舒婷;穆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爱国;王跃昌;王雷扬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高效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内循环式自充氧高效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等。生物滤池工艺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及自来水厂微污染原水预处理。传统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一般需要将生物滤池与实现泥水分离的沉淀池分段设计,即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滤池进行生化处理,之后进入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在构筑形式上为独立单体设计,水处理单元设置在地表,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需要水力提升,能耗大,运行管理及维护专业技术要求高。生物滤池曝气充氧运行一段时间后,截留悬浮物增多,生物膜增厚,一般需要反冲洗,以保证生物滤池废水处理效能。因此,反冲洗直接影响生物滤池运行的稳定性,而配水配气均匀是实现理想反冲洗效果的关键。传统生物滤池设计需前处理和后处理工序,且为独立单体设计,占地面积大,存在生物膜增厚需要反冲洗的问题,运行及维护管理专业技术要求高。针对传统生物膜法的不足,出现了一些改进型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一体化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等,但仍然存在系统易堵塞,处理规模受限制,抗冲击负荷能力不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操作简便,而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能高效去除水中污染物,占地面积小,效法自然、景观功能好,无噪声、无异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内循环式自充氧高效生物滤池,即FTNBF生物滤池,包括水解(反硝化)室、水量调控室、生物滤池、动力室及进水管、出水管。整体为地埋式钢结构反应器;水解(反硝化)室由下至上分水解(反硝化)区,固、液、气分离区和出水区;生物滤池分主反应区、辅助反应区,并间隔设置两级配水配气区;污水为系统内回流,回流比100%;进水布水装置分为原水布水及内循环布水。
所述水解(反硝化)室由下至上分为三个区,分别为水解(反硝化)区、固液气分离区及出水区。
固液气分离区按斜板沉淀池原理设置,经过水解(反硝化)区的上流污水在该区实现固液气分离。
生物滤池由下至上分一级配水配气区、主反应区、二级配水配气区、辅助反应区及出水区。
生物滤池中一级、二级配水配气层选用高强度不规则形状专用填料,主反应区采用类圆柱状高孔隙比专用生物填料,辅助反应区选用高吸附性、较高空隙率专用填料。
本实用新型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是生活污水经由进水管从水解(反硝化)室底部进入,在水解室下部水解(反硝化)区中进行水解酸化及反硝化作用,上流经固液气分离区实现固液气分离,出水后进入水量调控室,经水量调控分配及自充氧后,用泵提升进入生物滤池;污水在生物滤池中仍为上流式走向,进行硝化及生物氧化过程,实现污水净化;生物滤池出水回流至水解(反硝化)室,回流比为100%;处理达标后排放自然水体或回用;原水在进入水解(反硝化)室前,如果悬浮物超标,需设置格栅、筛网或沉淀池等预处理设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主要优点:
(1)该系统为地埋式一体化结构,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无噪声、无异味;
(2)污水水质净化效果好,运行稳定,不仅适用于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而且可用于特定工业废水处理,对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及氮磷污染物去除率高,脱氮效果优良;
(3)机械、填料等设施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且高效菌种耐受性、适应性强,保证处理效率;
(4)污水在系统中的流向为上流式,自充氧保证污水溶解氧水平,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5)水解(反硝化)室及生物滤池设置复合填料层,最大程度避免填料堵塞,提高污水净化效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艺流程箭线图,附图2为该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3、4分别为水解(反硝化)室及生物滤池结构示意图。
其中水解(反硝化)室由下至上分为三个区,即水解(反硝化)区,固液气分离区和出水区。生物滤池至下而上分为五个区,即一级配水配气区、主反应区、二级配水配气区、辅助反应区和出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说明如下。
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生活污水经由进水管1从水解(反硝化)室2底部进入,以上升流形式在水解(反硝化)室2上部集水,流入水量调节池3进行水质水量调控,再经提升泵泵入生物滤池5,泵入生物滤池5的污水由底部进入,仍然以上流形式流经生物滤池体,最 后从生物滤池5上部出水口排水管6达标排放或回用。污水在附图2中水解(反硝化)室2中的流向如附图3所示,生活污水经由进水管1从水解(反硝化)室下部将在水解室下部水解(反硝化)区2进入,进行水解酸化及反硝化作用,上流经固液气分离区3实现固液气分离,出水后进入水量调控室,经水量调控分配及自充氧后,用泵提升进入生物滤池。污水在生物滤池中仍为上流式走向,进行硝化及生物氧化过程,实现污水净化,其污水流向见附图4。污水从生物滤池底部进水管1泵入,以上流形式经过一级配水配气区2进行初步配水配气,之后进入主反应区3进行生化反应,出水继续上流,进入二级配水配气区4进行后续配水配气,之后进入辅助反应区5继续强化处理,最后进入生物滤池顶部出水区6,实现集水汇水,再由出水口排水管7排出,完成污水处理全过程。系统运行期间,生物滤池出水回流至水解(反硝化)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爱国;王跃昌;王雷扬,未经武爱国;王跃昌;王雷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1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控调节的储热式散热的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LED—COB天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