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风便携可缩放平面应急警示牌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1875.4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明;屈志强;雷洁;杨岩岩;熊一颖;王静璞;沈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012 | 分类号: | E01F9/012;E01F9/015;E01F9/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风 便携 缩放 平面 应急 警示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便携可缩放平面应急警示牌。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在公路行驶当中遇到故障,为避免别的正常来往通行车辆与其相撞发生二次故障,《道路通行安全法规》规定要在故障车辆后方一定距离处设置警示标志。目前,大部分车辆随车配置的是三角形折叠式警告牌,车辆在行驶途中出现故障后,驾驶员会将其摆放在车后放置车后80-150米处。但实际情况是,在大风环境或高速行驶会车时放置于车后的三角形折叠式警告牌,常由于其重量较轻,稳定性差,而被大风或者车辆通行会车时的产生的巨大涡流风力吹翻或吹跑,特别在西部地区,交通道路通行道路狭窄,仅容许两辆大车会车,通行条件差,环境恶劣,一年四季风沙较大,车后放置的三角警示牌常被吹翻或吹跑。而司乘人员往往由于专心维修车辆,全然不知车辆后方的三角架警示功能已经缺失,二次交通事故产生的风险剧增,往往由此酿成事故,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通常的锥形交通警示标较之三角架警示标稳定,警示功能也较好,但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因其所占空间较大而携带不便。长途行车车辆,特别是小型载客车辆,由于其后备储物空间有限,几乎不会选择在车内配置锥形筒警示标。其次一旦遭遇大风,或者会车速度较快,往往被吹得满路面乱滚,更增加了行车的安全风险。中国专利文献CN2538842Y公开的“便携式道路安全警示用反光锥”与中国专利文献ZL03231451.5公开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带锥形交通标”,均具有很好的便携功能,但均有被大风或会车时产生的涡流风力吹倒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风便携可缩放平面应急警示牌,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风便携可缩放平面应急警示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可折叠支架,所述可折叠支架内设有相配合的反光体,所述反光体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透风隙,所述反光体的底部连接有卷轴,所述卷轴位于底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卷轴为自动收缩弹簧轴。所述可折叠支架靠近顶部位置设有支架卡扣,所述支架卡扣与可折叠支架的两条边卡接或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体顶端设有反光环形卡扣,所述反光环形卡扣套在可折叠支架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体上均匀设有网状透风孔。所述可折叠支架折叠状态下其最高点位于底座的上表面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体上间隔设有不同的警示色。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带配重梯形体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上间隔涂有不同颜色的反光涂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防风、便携、可缩放,在路面常刮大风,或车辆之间会车间距较近、行车视线昏暗的行车道路环境更为适用。结构简单、放置于后备箱时不会占用太大空间,摆放于车后方后不用担心被吹翻或者滚翻于行车道间。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风便携可缩放平面应急警示牌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风便携可缩放平面应急警示牌的俯视图。
图中:
1、反光环形卡扣;2、支架卡扣;3、反光体;4、透风隙;5、可折叠支架;6、卷轴;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风便携可缩放平面应急警示牌,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上设有可折叠支架5,所述可折叠支架5内侧设有相配合的反光体3,所述反光体3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透风隙4,所述反光体3的底部连接有卷轴6,所述卷轴6位于底座7内。所述卷轴6为自动收缩弹簧轴。所述可折叠支架5靠近顶部位置设有支架卡扣2,所述支架卡扣2与可折叠支架5的两条边卡接或旋转连接。所述反光体3顶端设有反光环形卡扣1,所述反光环形卡扣1套在可折叠支架5的顶端。所述反光体3上间隔设有不同的警示色。所述底座7为带配重梯形体底座。所述底座7的外表面上间隔涂有不同颜色的反光涂料。所述反光体3上均匀设有网状透风孔。所述可折叠支架5折叠状态下其最高点位于底座7的上表面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1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配筋的抗拔桩
- 下一篇:销轴快速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