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条码漏贴检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2021.8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明;高凯亮;栗红伟;刘礼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和塑胶电子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码 漏贴检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产品的条码进行监测的条码漏贴检知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在产品的制造完成后,一般都需要对产品的机身进行贴条码的工作,便于产品的编号、计量等。当条码贴附完成后,需要目视检查后才可包装入库,另外,还使用手持式扫描枪进行扫描作业,但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扫描作业非常的耗时,效率也不高,是工业生产中的瓶颈,另外,人工扫条码容易出现漏扫的情况,甚至不能发现漏贴条码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条码漏贴的条码漏贴检知器,该条码漏贴检知器降低了作业员劳动强度,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和客户抱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一支撑板,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治具,该治具用于放置需要检测的组件部品,所述支撑板的侧边设有用于对组件部分进行条码检测的条码采集器,且该条码采集器的采集口对准于所述组件部品的贴条码区;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用于放置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放置位,以及通过光电感应器的控制实现通断的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用于控制条码采集器的电源的通断。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撑板由一支撑横板与两支撑侧板组成,两支撑侧板平行设置,并且均竖直固定在支撑横板下方;上述的条码采集器即固定在一支撑侧板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条码采集器设置在在一采集器固定板上,该采集器固定板由两限位板、一搁置板以及一挡板构成,所述两限位板固定在支撑侧板的侧边上,搁置板固定于两限位板之间,所述挡板夹设于两限位板之间,并固定于搁置板末端上,上述的条码采集器即放置在搁置板上,并通过挡板放置条码采集器掉落。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固定座、弧形传动块、弧形压合板以及压合板固定座,所述气缸固定座与压合板固定座均安装于支撑板上,气缸则固定在气缸固定座上,弧形压合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压合板固定座上,所述弧形传动块的一端连接在气缸的气缸杆上,其另一端与弧形传动块的中部位置铰接,通过气缸的伸缩带动弧形压合板沿着弧形压合板与压合板固定座的连接点转动,从而压合组件部品进行测试。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条码采集器上设有绿灯,该条码采集器采集到条码后绿灯闪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需要进行条码识别的组件部品放置在治具上,通过光电感应器的感应控制微动开关,进而控制条码采集器电源的通断,因此,当放置组件部品后,条码采集器则开始条码检测的工作,由于条码采集器的采集口对准于组件部品的贴条码区,当组件部品上贴有条码时,条码采集器上的绿灯闪烁,并启动测试装置对组件部品进行测试,当组件部分上未贴条码时,条码采集器则感应不到正确条码,条码采集器上的绿灯则不闪烁,测试装置也不能工作,因此可以100%达到防漏贴条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扫描的操作时间,并且还降低了作业员的劳动强度,杜绝了条码漏贴的组件部品流出,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和客户抱怨。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条码漏贴检知器,该条码漏贴检知器具有一支撑板10,支撑板10由一支撑横板101与两支撑侧板102组成,两支撑侧板102平行设置,并且均竖直固定在支撑横板101下方;支撑横板101上设有治具20,该治具20用于放置需要检测的组件部品201;支撑侧板102上设有用于对组件部品201进行条码检测的条码采集器30,且该条码采集器30的采集口301对准于所述组件部品201的贴条码区;上述的支撑横板101上还设有用于放置光电感应器的光电感应器放置位40,以及通过光电感应器的控制实现通断的微动开关50,该微动开关50用于控制条码采集器30的电源的通断。在本实施例中,光电感应器放置位40设置在组件部201分的下方位置,便于检测组件部品201的存在与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和塑胶电子制品(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亿和塑胶电子制品(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2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