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纯砷生产的连续加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3119.5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7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荣;李显坪;高义;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高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04 | 分类号: | C22B30/0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纯 生产 连续 加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纯砷生产的连续加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高纯砷的生产方法有氯化精馏法、铅熔池升华法和砷化氢裂解法,它们的共同缺陷是生产成本高、批量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另外,氯化精馏法又存在投产成本高、生产用塔易损坏、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三氯化砷气体泄漏、生产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等缺陷;铅熔池升华法存在质量不能达标的问题;砷化氢裂解法存在砷化氢毒气泄漏的安全隐患。申请号为2006100395410的高纯砷的生产方法不但克服了以上三种方法的缺陷,还综合了铅熔池法和氯化精馏还原法的优点,提出了先形成砷铅合金,再从其中以升华分离的方法提取砷,再将分离出的砷在氢气中升华获得纯度为7N的砷,但该方法设备台数多,操作步骤繁琐,人工量大,产量小,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加料方便、快速、稳定,适应批量生产的用于生产高纯砷的砷铅合金合成升华的连续加料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纯砷生产的连续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翻转装置、电动蝶阀和螺旋机连续加料装置。
所述提升翻转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滑轮,上端滑轮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上端和下端的滑轮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提升侧的钢丝绳的外侧设置有加料斗,在壳体一侧设置有出料滑槽,所述出料滑槽设置在加料斗在上端滑轮翻转倾倒的位置。
所述螺旋机连续加料装置包括物料仓、过渡仓和螺旋输送机,物料仓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连接,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过渡仓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过渡仓上端为开口,过渡仓的上端口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惰性气体通气孔,过渡仓的外侧壁设置有冷却水夹套,所述冷却水夹套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冷却水夹套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提升翻转装置的出料滑槽的出料口与螺旋机连续加料装置的物料仓的进料口连接,提升翻转装置的出料滑槽与螺旋机连续加料装置的物料仓之间设置有电动蝶阀。
所述物料仓设置有上料位视窗和下料位视窗,便于观察物料状态。
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螺旋叶片的螺距小于1c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实现高纯砷生产过程中方便、快速、稳定的连续加料。
本实用新型的过渡仓设置有冷却水夹套,防止物料过热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提升翻转装置和螺旋机连续加料装置之间设置有电动蝶阀,加完一批料后实现快速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过渡舱的上端口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惰性气体通气孔,用于通惰性气体,使砷铅合金合成后经升华后的砷蒸汽随同惰性气体携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提升翻转装置1、电动蝶阀2和螺旋机连续加料装置3。
提升翻转装置1包括壳体4,壳体4内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滑轮5和6,滑轮5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7,滑轮5和6之间通过钢丝绳8连接,提升侧的钢丝绳8的外侧设置有加料斗9,在壳体4一侧出料滑槽10,出料滑槽10设置在加料斗9在上端滑轮5翻转倾倒的位置;
螺旋机连续加料装置3包括物料仓11、过渡仓12和螺旋输送机13,物料仓11设置有上料位视窗19和下料位视窗20。物料仓11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13的进料口连接,螺旋输送机13的出料口与过渡仓12的进料口连接;过渡仓12的上端为开口,过渡仓1的上端口设置有盖板14,盖板14上设置有惰性气体通气孔15,过渡仓12的外侧壁设置有冷却水夹套16,冷却水夹套16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7,冷却水夹套16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8。
提升翻转装置1的出料滑槽10的出料口与螺旋机连续加料装置3的物料仓11的进料口连接,提升翻转装置1的出料滑槽10与螺旋机连续加料装置3的物料仓11之间设置有电动蝶阀2。
螺旋输送机13的螺旋叶片的螺距小于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高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高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3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