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陆基养殖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3662.5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勇;韩永望;罗国强;郑继成;梁泽俊;张考兵;周理华;肖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渔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陆基养殖池装置。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传统模式也是主要模式,因该养殖方式污染环境,故随着可利用水资源的减少,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人口剧增,社会要求水产行业提供越来越多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我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2/3以上,故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在池塘养殖规模不断缩小与人类对水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发展陆基养殖成为推动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方式之一,本发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与行业背景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建造一种简易、低成本的陆基养殖池,可以摆脱地理位置的限制,为水产养殖工作者提供新的养殖空间,也推动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简易陆基养殖池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层框架、中层框架和内膜构成,所述池体底部呈球冠形,且池体的最低点为其底部中心,池体外部设置有连通池体底部中心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池体底部内侧设置有微孔管,所述池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沿池体的切向设置,所述池体内还设置有气举定流管。
作为优选,所述气举定流管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在池体底部边缘,其上端沿池体的切向水平弯折,弯折后的气举定流管的上端的出水流向与进水管的出水流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气举定流管为多根,沿池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气举定流管的底部装有气石。
作为优选,所述微孔管由两个与池体同心且大小不同的环形管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池体底部中央还设置有连通排水管的中央插管,所述中央插管靠近池体底部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框架由钢管与钢筋焊接成,所述中层框架由金属网焊接而成,所述内膜由HDPE膜焊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中层框架只铺设池体的侧壁,不铺设池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进水管沿池体切边进入,以使进水沿养殖池切边进入造成水体旋转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污点,通过水体旋转与球冠形的池体底部的配合污物被集中在池体底部中央,通过控制阀门可将污物从排水管排出。气举定流管底部装有气石,曝气时将气石上方水体向上托举以至流出气举定流管,将所有气举定流管出水方向设置成与进水管出水方向相同,则在曝气时可促进水体旋转进一步促进形成中央集污点。微孔管能产生微小气泡,微小气泡增加空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力提高水体溶氧含量,此外微小气泡在水体中上升速度慢,延长空气与水体接触时间,进一步增加水体溶氧含量。内膜为HDPE膜,保证养殖池无漏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相比养殖池,造价较低,易于推广;2.可移动,且生产不受地理位置限制;3.可用于污物原位处理养殖模式与污物异位处理养殖模式,水体可控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层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层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层框架;2、中层框架;3、内膜;4、排水管;5、阀门;6、进水管;7、气举定流管;8、微孔管;9、中央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简易陆基养殖池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由钢管与钢筋焊接成的外层框架1、由金属网焊接而成的中层框架2和由HDPE膜焊接而成的内膜3构成,由于内膜3为HDPE膜,保证了养殖池无漏水现象。所述中层框架2只铺设池体的侧壁,不铺设池体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3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军用背带包
- 下一篇:安全救生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