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3969.5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圣峰;古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金归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水培种植的大棚,属于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棚主要采用混泥土骨架搭建而成,大棚内仍然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这种大棚作用在于人工干预改善棚内小气候环境,对植物的生长起了较好的调节作用。而无土栽培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种植效率高,种植过程可控效率高等优点,但传统无土水培用于大棚培养也具有单位种植面积较低的缺点;因此结合水培和大棚结构的特点,有必要设计一种有较高种植密度的大棚以满足高效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棚内种植空间以提高种植密度,并适用于水培种植的大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包括棚体和设置于棚体外侧的棚壁,所述棚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列种植架,所述种植架呈“X”型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大棚与传统大棚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了“X”型结构的种植架,种植架根部设置于地面,若干个种植架面面相对纵向排列成一列,种植架的列数和每列的长度可以根据生产规模而灵活确定,单列上相邻“X”型结构种植架的杆部形成6个种植面,即种植架上部形成4个种植面,下部形成2个种植面;下部的两个种植面用于气雾培,与地面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外侧用于铺设气雾培装置,内侧作为液体喷淋空间,上部的种植面用于管道水培,需要在相邻“X”型结构的种植架上部架设水培管道;本实用新型的大棚,与传统大棚相似,棚壁可以采用透明塑料薄膜、透明塑料板或者阳光板,而棚体的顶部可以为弧形顶部或者类似传统屋顶的对称 “人”型坡面结构。由于“X”型结构的种植架的引入,大大的增加了单位种植面积及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利用大棚改善小气候的性能,特别适合水培植物的培育。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所述棚体内上方设置有横梁,所述种植架上端与横梁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横梁的两端与大棚棚体的两侧面固定连接,能够加强大棚整个框架的稳固性,同时各植架上端与横梁连接固定,实现了种植架和大棚的一体式结构,这种结构将大棚牢固的连接成为一个至内而外的整体结构,同时也提高了种植架种植植物后的承重能力,这种整体结构抗风性能好,特别实用于沿海风力较大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每列种植架设置有列连接杆,所述列连接杆位于种植架 “X”型结构交叉处,将一列种植架连接成一整体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列连接杆将各列的种植架紧紧的拉紧在一条直线上,进一步的提高了种植架和棚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所述棚体的顶部呈“人”型坡面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人”型坡面结构即传统的屋顶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结合上述的结构设计,整个棚体牢固可靠,如果采用透明PC板或者阳光板做棚壁,棚顶的水平倾斜面可以铺设光伏面板,将大棚进一步升级为光伏大棚,为大棚内部的提供电力供应。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所述横梁与棚体的顶部支撑杆间,还设置有“h”型的加强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h”型加强架能够对棚体顶部支撑杆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使得棚顶结构牢固并能够承载一定的重量,这种设计特别使用于横向跨度较大的棚体。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所述棚体的内侧壁设置有育苗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将育苗过程和大棚一体化设计,便于利用大棚侧梁结构节约育苗架成本,也充分利用侧面的空间;同时育苗过程和定植的过程其所处环境一样,有效的缩短了植物培栽过程中环境的适应期,能够有效的缩短生长周期,育苗和定植在同一地域,也有效的降低了人工搬运成本和运输成本,该育苗架根据实际生产可以为水培育苗或者土培育苗,育苗架架体设置于大棚的棚体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所述育苗架呈多层布置,且由上至下各层宽度依次增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多层设计的育苗架能够充分的利用立体空间,各层育苗架的光线来自于棚体侧面的透明棚壁,同时由上至下各层宽度依次增加设计,使得各层均能收到棚体顶部光线的照射,也便于育苗过程的操作和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所述棚体上开设有棚门,且所述棚门设置于所述棚体长度侧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金归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市金归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3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