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片式FPC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301.2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6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津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7 | 分类号: | H01R12/57;H01R12/79;H01R13/7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式 fpc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贴片式FPC连接器。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电缆印刷电路被称作FPC,近年来, FPC被广泛用于连接安装在便携式信息装置中的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元件,这些便携式信息装置如DVD(数码摄像机)、DSC(数码相机)、移动电话、电脑等。
表面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FPC连接器一般包括有绝缘本体、固定焊脚以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上形成有插入区域,导电端子以预定节距平行地安装在该绝缘本体的插入区域上,以形成供FPC扁平电缆插入的FPC插接口。所述固定焊脚设于绝缘本体的两侧,用于使FPC连接器整体固定到PCB板上。这种传统的FPC连接器,其固定焊脚和导电端子均为直插式焊接结构,需要在PCB板上开孔,然后将焊脚插入到开孔中进行焊接。
这种导电端子插入焊接的插件式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焊脚部需要插入到PCB 板的插孔中,再用高温锡膏焊接,生产加工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也低,容易出现虚焊造成接触不良,影响产品品质,并且在运输途中容易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贴片式FPC连接器,生产简单,焊接容易,不存在虚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贴片式FPC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锁条和多个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插入到绝缘本体内形成供FPC扁平电缆插入的FPC插接口,该锁条安装于FPC插接口的开口位置,该锁条可打开/闭合地枢接于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设有焊片槽,该焊片槽中插装有固定焊片,该固定焊片和导电端子的焊脚部均为贴片式焊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焊片槽包括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该第一、第二插槽上下平行间距设置,于第一、第二插槽之间形成隔离块;所述固定焊片包括第一嵌合部、第二嵌合部、挡紧限位部和焊脚部,该第一、第二嵌合部分别插入到第一、第二插槽内,该挡紧限位部挡于隔离块外端,该焊脚部向外折弯横向伸出绝缘本体的左/右侧外。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插槽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水平通入到绝缘本体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焊片的焊脚部与绝缘本体的底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多个端子槽,各导电端子插接于对应的端子槽内。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均包括第一弹性接触部、第二弹性接触部、固持部和焊脚部;第一弹性接触部和第二弹性接触部上、下分布,并在二者之间的区域形成用于夹紧FPC扁平电缆的夹口;该固持部连接于第一、第二弹性接触部的后端,且固持部上凸起有可以挡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限位挡块;所述焊脚部从固持部的下端向后伸出绝缘本体外。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上设有供锁条转动的避让凹缺口,该第二弹性接触部上设有用于卡住FPC扁平电缆的倒刺。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的焊脚部均与绝缘本体的底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有24支,相邻两导电端子之间的间距为0.5mm。
优选的,所述FPC插接口之开口的上方设有缺口,缺口两侧的绝缘本体上凹设有枢接孔,所述锁条的两端设有枢接凸块,该枢接凸块可转动地卡于枢接孔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绝缘本体的两侧的固定焊片以及各个导电端子均是贴片式焊接结构,在生产方面,其自动化程度高,精度也高,不存在虚焊的问题,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在运输途中不像插件式那样容易受损。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的截面图;
图5是图1的分解图;
图6是图5的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 11、FPC插接口
12、端子槽 13、缺口
14、枢接孔 15、焊片槽
151、第一插槽 152、第二插槽
153、隔离块
20、锁条 21、枢接凸块
30、固定焊片 31、第一嵌合部
32、第二嵌合部 33、挡紧限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津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津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GA接口
- 下一篇:施工车辆应急救援电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