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移动打点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919.9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聪;朱金雁;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谷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16 | 分类号: | H04W8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31005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打点 网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移动打点网关。
背景技术
现阶段市面上存在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是通过按键或者开关来产生打点信号,采用模拟线传输。此种传输方式造价成本高,传输距离受限,打点范围固定,缺少实时性。由于国家井下安全的需求,生产自动化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自动化控制将向更加先进的无线控制发展,所以依托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无线控制的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在今后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出现。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矿用移动打点网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移动打点网关,所述矿用移动打点网关包括防爆外壳,所述防爆外壳的上方通过铰链铰接有隔爆门,所述防爆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接线嘴和天线口,所述防爆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天线接口,所述防爆外壳的内部形成隔爆腔,在所述隔爆腔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打点网关模块和网络交换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打点网关模块、所述网络交换模块连接,所述打点网关模块与所述网络交换模块连接。
较佳地,所述电源模块上设置有交流输入口和直流输出口,所述打点网关模块、所述网络交换模块分别设置有电源输入口。
较佳地,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直流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打点网关模块、所述网络交换模块的所述电源输入口连接。
较佳地,所述打点网关模块上还设置1个打点网关天线接口,所述打点网关天线接口连接WIFI通讯天线,所述WIFI通讯天线的防爆电缆馈线从所述天线口穿出。
较佳地,所述打点网关模块和所述网络交换模块上分别设置有RJ45接口,所述打点网关模块和所述网络交换模块通过所述RJ45接口连接。
较佳地,所述网络交换模块上还设置百兆光口,所述百兆光口通过光纤和外部交换机连接,所述光纤从所述天线接口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采用了无线传输,传输距离不受限制,打点范围可以任意设置,实时性高,便于利用。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的左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的模块连接图。
图中,1—防爆外壳;2—电源模块;3—打点网关模块;4—网络交换模块;5—隔爆腔;6—接线嘴;7—天线口;8—交流输入口;9—直流输出口;10—电源输入口;11—打点网关天线接口;12—RJ45接口;13—隔爆门;14—天线接口;15—百兆光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本实用新型的矿用移动打点网关,包括防爆外壳1,防爆外壳1的上方通过铰链铰接有隔爆门13,防爆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接线嘴6和天线口7,防爆外壳1的另一侧设置有天线接口14。防爆外壳1的内部形成隔爆腔5。在隔爆腔5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2、打点网关模块3和网络交换模块4。电源模块2分别与打点网关模块3、网络交换模块4连接,用以为其提供电力。打点网关模块3与网络交换模块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谷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谷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恒流电路
- 下一篇:一种利用加热管加热的螺旋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