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超柔动力传输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5719.5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6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04;H01B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动力 传输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超柔动力传输电缆,用于柔性动力传输系统,主要应用移动使用频繁弯曲的电缆连接。适用于风电控制系统及各种恶劣环境下拖动或随动电力传输系统的设备内电缆连接。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生产生活中电气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能的利用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作为传输电能的基础材料的电线电缆种类繁多,应用于不同场合的特种电缆设计尤为重要。高柔性易弯曲寿命长的新型电缆应运而生。本专利基于此背景条件,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开发设计完成。
发明内容
鉴于动力传输电缆市场使用前景的广泛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超柔动力传输电缆。从组成材料的选择到结构的设计完全能达到用户期望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超柔动力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根裸铜丝绞合成束构成的裸铜导体组、聚乙烯绝缘层、交联弹性体复合材料护套,数组所述裸铜导体组绞合成束,在其外依次挤包一层高压薄壁聚乙烯绝缘层、挤包一层交联弹性体复合材料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电缆超一流的机械性能和高柔软性:多股精绞细裸铜线一次成束绞合,尺寸稳定,采用精细铜丝小节距绞合柔性大大提高。机械性能稳定不易变形。2、绝缘层性能优异:进口交联型耐高压薄壁聚乙烯延展性好,机械强度高,耐磨耗优良,适于薄壁挤出,电缆尺寸明显比普通产品减小。聚乙烯辐照交联后机械强度和耐热等级提高,同时因尺寸小弯曲半径小,电缆柔软性提高。3、优良的耐磨性:外护套采用辐照交联弹性体复合材料,柔软耐磨性提高,适合于频繁移动的电缆连接。4、优良的性价比:电缆采用导体一次成束绞合,绝缘采用薄壁设计,外护套采用交联弹性体复合材料。可以替代同类的橡胶护套电缆,价格比橡胶电缆便宜很多,经济划算,性价比明显。5、加工方便:使用一般的电缆制造设备可以生产加工,通用性强,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导体组成为480∕0.25(截面25mm2)的一根电缆为例。
如图1所示,该电缆包括480根0.25mm直径细裸铜丝绞合构成的裸铜导体组1、聚乙烯绝缘层2、交联弹性体复合材料护套3。加工流程是将裸铜导体组1的480根裸铜丝首先分成20组,每组由24根单裸铜丝组成,20组线束小股通过束丝机分线盘排序后一次性束绞,构成裸铜导体组1;然后在导体组1外依次挤包一层聚乙烯绝缘层2、一层交联弹性体复合材料护套3构成电缆直径12mm的电缆成品。聚乙烯绝缘层2厚度为0.7mm。
上述的聚乙烯绝缘层(2)采用耐高压聚乙烯材料并通过辐照交联处理;上述的交联弹性体复合材料护套(3)采用耐磨性优良的交联弹性体复合物。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规格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规格产品,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5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常用网址和常用网址类别的输入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大截面超轻型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