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盘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6205.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忠;杨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灿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7/17 | 分类号: | B02C7/17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盘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粉机的磨盘,尤其涉及一种磨盘冷却结构,属于粉碎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细粉机的磨盘冷却是通过磨盘背面的冷却盘来达到的,传统的磨盘以及冷却盘是竖向布置的,冷却盘内部为畅通的空腔,冷却水从冷却盘顶端的进水口向冷却盘底端的出水口流动,冷却效率较低。因此寻求一种冷却效率较高的磨盘冷却结构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率较高的磨盘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磨盘冷却结构,它包括上下布置的磨盘以及冷却盘,所述磨盘的磨削面朝下,所述冷却盘的中心开设有圆形的进料口,所述冷却盘的下表面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沿着冷却盘下表面的环形区域形成一个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冷却盘通过内外两圈螺栓与磨盘固定,内外两圈螺栓的内侧均设置有O型水密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沟槽的横截面呈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磨盘冷却结构的沟槽顶平面与磨盘是紧密接触的,工作时,磨盘产生的高温会通过接触面传导给冷却盘,从而为磨盘带走一部分热量;冷却盘的下表面设置有沟槽形成的环形通道,冷却水在沟槽内流动,除了带走磨盘背面直接传递给冷却水的热量,还带走磨盘传递给冷却盘的热量。环形通道的设计使得散热面积加大的同时散热效率得到提升。因此本实用新型磨盘冷却结构具有冷却效率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磨盘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其中:
磨盘1
冷却盘2、进料口2.1、沟槽2.2、进水口2.3、出水口2.4
O型水密圈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磨盘冷却结构,它包括上下布置的磨盘1以及冷却盘2,所述磨盘1的磨削面朝下,所述冷却盘2的中心开设有圆形的进料口2.1,所述冷却盘2的下表面开设有沟槽2.2,所述沟槽2.2沿着冷却盘2下表面的环形区域形成一个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3以及出水口2.4,所述沟槽3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冷却盘2通过内外两圈螺栓与磨盘1固定,内外两圈螺栓的内侧均设置有O型水密圈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灿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灿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6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油加氢处理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碳酸岩储层酸压的冻胶酸体系及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