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挤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6438.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伊德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38 | 分类号: | B29C47/38;B29C47/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螺杆挤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改性中,由于树脂和添加剂在双螺杆的混炼下,会产生大量的水汽及小分子物质,如果熔体挤出模头之前不被抽出,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和外观,甚至导致无法正常生产。常规的办法在双螺杆挤出机的倒数第二节筒体设置抽真空的装置保证水汽和低分子物质的除去。
但是目前的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系统设置是每个机台配置一个真空设置,而且采用常规配置,因此在日常加工过程如果生产不同种类的工程塑料经常出现真空堵塞的情况,从而影响正常生产,严重的甚至出现电机烧毁或跳闸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双螺杆挤出机包括出料筒,还包括抽真空系统;出料筒上开设有排气口;抽真空系统包括排气口组件、储水罐以及真空泵,排气口组件、储水罐和真空泵通过真空管道顺序连接;排气口组件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子排气单元,子排气单元包括与排气口连接的接口件和缓冲罐,接口件与缓冲罐通过真空管道连接;全部的子排气单元通过真空总管道与储水罐连接。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每一个子排气单元均能够对双螺杆挤出机中安装的能够进行独立工作的出料筒进行抽真空作业。在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筒上开设排气口,接口件设置于排气口上实现抽真空系统与出料筒之间的连接。缓冲罐能够避免出料筒中的气体直接排出,从而降低真空管道堵塞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抽真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双螺杆挤出机,2.排气口,3.真空管道,4.真空表,5.缓冲罐,6.真空总管道,7.储水罐,8.排污管,9切换阀,10真空泵,11.排气管、进水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包括出料筒,还包括抽真空系统;出料筒上开设有排气口;抽真空系统包括排气口组件、储水罐以及真空泵,排气口组件、储水罐和真空泵通过真空管道顺序连接;排气口组件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子排气单元,子排气单元包括与排气口连接的接口件和缓冲罐,接口件与缓冲罐通过真空管道连接;全部的子排气单元通过真空总管道与储水罐连接。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每一个子排气单元均能够对双螺杆挤出机中安装的能够进行独立工作的出料筒进行抽真空作业。在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筒上开设排气口,接口件设置于排气口上实现抽真空系统与出料筒之间的连接。缓冲罐能够避免出料筒中的气体直接排出,从而降低真空管道堵塞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改变真空装置的管道,缓冲罐,储水罐及真空泵的设计,采用统一控制真空的方式,避免小分子物质堵塞真空管道而影响生产;同时使用统一控制真空的方式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具体地,真空泵包括有两个,两个真空泵通过真空管道与储水罐连接。
具体地,真空泵上还安装有用于水汽排出的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为:
双螺杆挤出机1上设有排气口组件2,排气口组件2通过设有真空表3的真空管道4与缓冲罐5侧面相连,缓冲罐5的另一侧面与真空总管道6相连,真空总管道6与储水罐7顶端相连,储水罐7的下端连接排污管8,排污管8上安装有阀门,储水罐7的侧面通过管道连接到真空泵10,在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切换阀9,真空泵10上面安装有排气管11和进水管12。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螺杆挤出机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集中抽真空的装置,克服了原来的真空堵塞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集中抽真空的情况节约了生产能耗;
2.采用两台真空泵可以防止因一台真空泵出现故障而导致整个真空装置瘫痪,从而影响生产;
3.在真空泵10上安装排气管可以防止大量的水蒸气进入储水罐7,导致真空压力达不到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伊德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伊德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6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