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择一连接的多通道射频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6641.9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基联信电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4 | 分类号: | H03K17/9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通道 射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源器件互调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择一连接的多通道射频开关,用于无源器件互调测试过程中多个待测器件和多台互调测试仪的多通道信号之间的切换。
背景技术
无源互调是射频传输通道中,由于不同金属互相接触而导致多频信号相互作用,产生出其他频率信号的过程。如果生成的互调信号落在通信系统的接收频段内,将会提高整个系统的噪声,从而降低通信质量。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发出的射频信号将通过馈线、滤波器、功分器、耦合器、天线等众多的无源器件,这些器件的互调性能将对整个通信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在天线和射频器件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其进行互调性能测试。由于无源互调信号非常微弱,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必须保证测试系统本身互调性能优秀,以避免其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
在现有通信系统中,多种不同制式的设备工作在数百兆至数G的频段内,受到互调仪设计和器件水平的限制,每个通信频段需要使用不同的互调分析仪进行测试。而现有产品如功分器、耦合器或室内天线等都可以在宽频段范围内工作。因此对于这类器件通常采用的互调测量方式为:将低互调电缆两端分别连接到互调分析仪和被测器件,一个频段测量完成后,将连接到互调分析仪一端的电缆拆卸下来,重新连接到另一个频段的互调分析仪上进行测量,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频段测量完成。
这种连接方式有明显的缺陷,进行多个频段的互调测量时需要反复连接测试电缆,不仅过程繁琐,操作复杂,而且反复拆装测试电缆很容易造成其互调性能的下降。对于生产线上大批量器件的多频段测量,传统方式无论在测试效率还是在测试电缆的消耗方面,都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择一连接的多通道射频开关,进行多个频段的互调测量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连接于互调分析仪和被测器件之间的测试电缆上,无需反复连接测试电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择一连接的多通道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端,其包括多个第一固定导片;
第二接入端,其包括一个第二固定导片和一个可旋转导片,所述可旋转导片一端通过一固定轴栓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导片上,所述可旋转导片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轴上连通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可旋转导片转动,与所述第一固定导片择一的闭合建立射频通道。
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导片数量优选为2~6个。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可以为联动驱动装置或手动旋钮。
优选的是,所述的择一连接的多通道射频开关还包括:
多个绝缘固定柱,其穿插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导片和所述第二固定导片上:
金属壳体,其包括一直形侧壁、一弧形侧壁、一顶面和一底面,所述第一固定导片和所述第二固定导片位于所述金属壳体内,其一端与所述金属壳体外多个射频连接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导体另一端为开路状态;
位置指针,其一端固设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侧壁上,另一端向外延伸;
多个绝缘夹紧块,其固设于所述金属壳体内顶面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导片的另一端的正上方,所述绝缘夹紧块两端为弧形,其两端到所述第一固定导片的垂直距离大于其中部到所述第一固定导片的垂直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外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择一连接的多通道射频开关还包括:
多个绝缘支撑块:其固设于所述夹紧块的正下方的所述金属壳体底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导片和所述可旋转导片通过绝缘介质层相接触并有部分重叠,所述第二固定导片和所述可旋转导片栓接部分通过绝缘介质层相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导片可以设置为不等长,所述第一固定导片和所述可旋转导片重叠部分长度越长工作频率越小。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接入端可作为射频信号输入端连接多个无源被测器件,所述第二接入端可作为射频信号输出端连接一个无源互调分析仪。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接入端可作为射频信号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无源互调分析仪,所述第二接入端可作为射频信号输入端连接一个无源被测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基联信电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合基联信电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6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