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6792.4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立;何伟涛;钱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五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14 | 分类号: | H01G4/14;H01G4/224;H01G4/33;H01G4/3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薄膜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有机薄膜电容器是以有机塑料薄膜做介质,以金属箔或金属化薄膜做电极,通过卷绕方式制成,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由两片接近并相互绝缘的导体制成的电极组成的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器件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为了能降低有机薄膜电容器的失效率和提高使用寿命,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感有机薄膜电容器[申请号:CN200720044417.3],它包括以两层叠置的金属化有机聚酯薄膜为介质绕制芯子、固定连接在芯子两端面且与芯子轴线垂直的引脚、外壳、外壳与芯子之间的填充料,在芯子外设有内封装层。此外,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另一种电容器[申请号:201020698211.4],包括有本体、套筒、端盖和接线端子,套筒的一端套接在本体上,套筒的另一端连接端盖,接线端子和本体相连并伸出于端盖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刺片,刺片包括有插片和连接在该插片上的插头,插头上设置有弹性片,弹性片的一端连接在该插头上,弹性片的另一端朝插片外侧方向向外翻翘,套筒的内腔设置有能与插头相配合的插口;插片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设置有多个倒刺,上述的两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但是这里的电容器其还是无法彻底的解决电容器失效率高的技术问题,使用寿命短且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电容器的失效率且使用寿命长的有机薄膜电容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有机薄膜电容器包括卷绕芯体和覆设在该卷绕芯体外部的封装层,在卷绕芯体的一侧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径向引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绕芯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聚丙烯薄膜和内聚丙烯薄膜,在外聚丙烯薄膜的上下两面上分别设有蒸镀金属层,所述的外聚丙烯薄膜厚度为7~9μm,所述的内聚丙烯薄膜厚度为7~9μm。显然,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实用性强,此外,其能有效地降低电容器的失效率,无形中延长了使用寿命,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发展的趋势。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有机薄膜电容器中,所述的径向引出线之间的间距为5mm。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有机薄膜电容器中,所述的封装层为阻燃环氧树脂。具有耐溶性和耐湿性好的优点。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有机薄膜电容器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实用性强,此外,其能有效地降低电容器的失效率,无形中延长了使用寿命,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绕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卷绕芯体1、外聚丙烯薄膜11、内聚丙烯薄膜12、蒸镀金属层13、封装层2、径向引出线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有机薄膜电容器包括卷绕芯体1和覆设在该卷绕芯体1外部的封装层2,在卷绕芯体1的一侧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径向引出线3,该卷绕芯体1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聚丙烯薄膜11和内聚丙烯薄膜12,在外聚丙烯薄膜11的上下两面上分别设有蒸镀金属层13,所述的外聚丙烯薄膜11厚度为7~9μm,所述的内聚丙烯薄膜12厚度为7~9μm。显然,本实施例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实用性强,此外,其能有效地降低电容器的失效率,无形中延长了使用寿命,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发展的趋势。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径向引出线3之间的间距为5mm。而上述的封装层2为阻燃环氧树脂。
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优化方案,所述的外聚丙烯薄膜11厚度为8μm,内聚丙烯薄膜12厚度为8μm。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卷绕芯体1、外聚丙烯薄膜11、内聚丙烯薄膜12、蒸镀金属层13、封装层2、径向引出线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五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五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6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识别儿童坐副驾驶位置的方法、系统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