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氮气设备防止氢气爆炸的进气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287156.3 申请日: 2013-05-16
公开(公告)号: CN203247097U 公开(公告)日: 2013-10-23
发明(设计)人: 黄昌华;韩固勇;于卿枝;朱倩;卢松;杨学光;浮燕 申请(专利权)人: 黄昌华
主分类号: C01B21/04 分类号: C01B2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氮气 设备 防止 氢气 爆炸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氢气爆炸的进气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制氮气设备防止氢气爆炸的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用膜分离法制取高纯氮气的制氮气设备,多采用脱氧催化剂除去氮气体中的微量氧气,脱氧催化剂通常用加氢的方式除氧,即在脱氧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与氧反应生成水从而将氮气中的氧气清除。

由于氢气的燃点低,爆炸范围广,当氢气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或在管道中高速流动而产生摩擦时就会与氧气反应而产生爆炸。

在制氮气设备中,从氢气瓶出来的氢气经减压阀进入管道时,将与管道内的空气混合,在氢气与空气混合的过程中,管道内氢气体积浓度必将经历4.0%~75.6%的过程,加之氢气的流动速度较高,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制氮气设备在充氢气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防止制氮气设备氢气进气过程中可能产生爆炸的进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氮气设备防止氢气爆炸的进气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氮气设备防止氢气爆炸的进气结构,由减压阀1、单向阀(2、4、7、9)、流量计8、放气阀(3、6、11)、截止阀5、电磁阀10等组成;减压阀1的进气口与氢气瓶连接,减压阀1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电磁阀10的进气口连接,并在靠近减压阀1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单向阀2的出气口连接,在靠近电磁阀10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放气阀11,单向阀2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截止阀5的出气口连接,截止阀5的进气口与制氮设备的产品氮气管连接,电磁阀10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单向阀7的进气口连接,流量计8分别与单向阀7的出气口及单向阀4的出气口连接,并且在靠近单向阀4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放气阀3,在靠近单向阀7的进气口处通过管路连接放气阀6,单向阀9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单向阀2及截止阀5的连接管路连接,单向阀9的一个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电磁阀10的出气口连接,单向阀9的另一个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流量计8的进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在减压阀1未开启前,打开截止阀5及放气阀(3、6、11),通过截止阀5引入产品氮气,将管路中的空气置换出来,让管路中充满氮气,这样从氢气瓶内出来氢气经减压阀1进入管道时,由于此时管路中已经无氧气存在,避免了氢气与空气的混合,使氢气的浓度不在爆炸范围内,解除了氢气爆炸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减压阀,2、单向阀,3、放气阀,4、单向阀、5、截止阀,6、放气阀,7、单抽阀,8、流量计,9、单向阀,10、电磁阀,11、放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减压阀1的进气口与氢气瓶连接,减压阀1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电磁阀10的进气口连接,并在靠近减压阀1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单向阀2的出气口连接,在靠近电磁阀10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放气阀11,单向阀2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截止阀5的出气口连接,截止阀5的进气口与制氮设备的产品氮气管连接,电磁阀10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单向阀7的进气口连接,流量计8分别与单向阀7的出气口及单向阀4的出气口连接,并且在靠近单向阀4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放气阀3,在靠近单向阀7的进气口处通过管路连接放气阀6,单向阀9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单向阀2及截止阀5的连接管路连接,单向阀9的一个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电磁阀10的出气口连接,单向阀9的另一个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流量计8的进气口连接。

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制氮气设备防止氢气爆炸进气结构达到防爆的原理是,在减压阀未开启之前,首先打开截止阀5、让制氮气设备生产的少量产品氮气进入管道,再打开三个放气阀(3、6、11),用氮气将管道内的空气置换出来,10秒钟后先关闭三个放气阀,再关闭截止阀5,使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打开减压阀时,氢气从气瓶内出来进入管道的过程中,氢气不可能达到爆炸极限,能有效防止氢气的爆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昌华,未经黄昌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7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