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裂隙光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8032.7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剑锋;杨西斌;熊大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裂隙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的裂隙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用光学仪器的裂隙光照明系统(图1)需要先使用光源(7)经由第二聚光镜组(8)、滤光片组(9)照亮裂隙片(10)生成裂隙光,然后由第二投射镜组(11)投射到待观察组织上形成光学切片。该方法裂隙光的颜色变化需要通过滤片镜组中不同滤片的切换来实现;裂隙光的亮度由光源的亮度变化来控制;裂隙光的长度、宽度及方位角则由两块裂隙片的相对位置变化来调节。从实际的应用情况来看,该方法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结构复杂,设计及加工难度大,装配工艺性不佳。
1、结构复杂。该方法的裂隙光特性的调整需要通过三种不同的途径才能实现。
2、设计及加工难度大。该方法需要设计精密的机械结构来实现裂隙光的颜色、长度、宽度、方位角的调节,设计及加工难度大。
3、装配工艺性不佳。该方法装配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零件进行反复调整才能获得理想的裂隙光照明效果,装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裂隙光照明装置,用于进行光学切片检查和诊断的医用光学仪器的裂隙光照明。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的裂隙光照明装置,包括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连接电源驱动OLED显示屏工作,所述OLED显示屏发出裂隙光经过聚光镜组和投射镜组后投射到观察物。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界面,所述控制界面调节OLED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OLED显示屏直接生成裂隙光,不需要光源照明及精密的机械结构,使用者可通过单个控制界面对裂隙光的所有参数进行设定,整套装置的结构得到极大简化。
2、无需设计精密的机械结构实现裂隙光参数的调节,因而装置的设计及零件的加工难度大大降低。
3、装置装配时需要调整的环节极少,因而装置的装配工艺性也得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1、电源,2、驱动控制电路,3、控制界面,4、OLED显示屏,5、聚光镜组,6、投射镜组,7、光源,8、第二聚光镜组,9、滤光片组,10、裂隙片,11、第二投射镜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裂隙光照明装置,包括驱动控制电路2,所述驱动控制电路2连接电源1驱动OLED显示屏4工作,所述OLED显示屏4发出裂隙光经过聚光镜组5和投射镜组6后投射到观察物。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控制电路2连接控制界面3,所述控制界面3调节OLED显示屏4。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界面3调节裂隙光的颜色、亮度、长度、宽度、方位角等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8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自动传送及除水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电动机演示能量转换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