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口植物组培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8627.2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业;林思祖;丁国昌;曹光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组培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口植物组培瓶,应用于植物的组织培养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植物种苗繁育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相关组培微环境和组培基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组培容器的相关研究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CO2气体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至关重要,并且由于组培瓶内的水汽含量高,影响了组培苗导管的形成,降低了移栽成活率,但是由于传统组培容器的限制,使得组培过程中对于气体和水汽的调控很难实现。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组培容器,该新型组培容器在控制污染率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应当结合组培微环境的调控,尤其是CO2和水汽的调控,另一方面应当降低组培成本,特别是要重视照明过程中电能的消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组培容器的透光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口植物组培瓶,不仅能够增加瓶内气体及水汽和外界的交换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组培瓶的透光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口植物组培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倾斜面,两个倾斜面上分别设置有主瓶口和副瓶口,所述主瓶口的直径比副瓶口大,所述主瓶口连接有主瓶盖,所述副瓶口连接有副瓶盖,所述主瓶盖和副瓶盖的顶部均设置有含透气膜的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瓶盖通过螺纹卡口结构与主瓶口旋转密封连接,所述副瓶盖通过螺纹卡口结构与副瓶口旋转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瓶口和副瓶口的开口方向均为斜向上45°。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的材质为玻璃,所述主瓶盖和副瓶盖的材质均为透明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的主体形状为近长方体形。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的各个边角均设置有圆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的下部长度L为8~15cm,宽度W为6~10cm,顶部长度L1为3~6cm,高度H为8~15cm,下部高度(H-H1)为(1/4~2/5)*H;所述主瓶盖的外径R1为6~8 cm,所述副瓶盖的外径R2为2~4 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双口植物组培瓶将传统组培瓶的圆柱体形结构改为近长方体形结构,将传统组培瓶顶部的单开口改为上部两侧的双开口,降低了光线透过瓶盖的损耗量,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节省了组培电能成本;其通过主瓶口和副瓶口的透气膜增加了瓶内气体和外界的交换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瓶内O2和CO2的平衡,降低瓶内的水汽含量,增加组培苗光合作用能力,从而提高组培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瓶内组培苗自身光合作用能力增强,所需外界提供的碳源量减少,可以有效降低培养基中糖类的添加量,降低组培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中:1-瓶体,2-倾斜面,3-主瓶口,4-副瓶口,5-主瓶盖,6-副瓶盖,7-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双口植物组培瓶,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倾斜面2,两个倾斜面2上分别设置有主瓶口3和副瓶口4,所述主瓶口3的直径比副瓶口4大,所述主瓶口3的直径大小应足以满足组培苗接种进出需求,所述副瓶口4的直径大小以能满足透气即可,所述主瓶口3连接有主瓶盖5,所述副瓶口4连接有副瓶盖6,所述主瓶盖5和副瓶盖6的顶部均设置有含透气膜7的透气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瓶盖5通过螺纹卡口结构与主瓶口3旋转密封连接,所述副瓶盖6通过螺纹卡口结构与副瓶口4旋转密封连接,所述主瓶口3和副瓶口4的开口方向均为斜向上45°左右。为了提高光能透过率,所述瓶体1的材质可以采用玻璃等透光材料,所述主瓶盖5和副瓶盖6的材质均可以采用透明塑料等透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8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