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转子压圈浇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9025.9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5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涂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沙湾天华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转子 浇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转子压圈浇注结构。
背景技术
发电机转子要高速旋转,装在转子两端的压圈(护环)需要承受极大的离心力,因而要求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和最小的残余应力等综合力学性能。为了防止端部因漏磁造成的损耗,防止运转时产生涡流影响发电机的效率因而还应具有较低的导磁率。
传统的浇注方式为大平面向上的浇注方式,因浇注钢水从上端面向下注入时,钢水会产生紊流现象,同时因产品材质成分中Cr含量较高(3.5-4.5%)的原因造成铸件冷隔缺陷严重,从而造成产品报废。原因是钢水在是先通过从大圆周平面上注入,再通过筋注入至小圆周平面中,等小圆周平面铸件钢水浇注满后再慢慢填充至大圆周平面铸件,在整个过程中大圆周平面的铸件因钢水一直从大圆周平面向下流,而整个平面钢水又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补充,前后时间相差太久,同时因Cr较高钢水易氧化的原因,从而造成大圆周平面大量的冷隔性裂纹缺陷,从而使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转子压圈浇注结构,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转子压圈浇注结构,包括压圈、冒口、浇口,所述压圈包括十八根筋、大圆周平面、小圆周平面,所述十八根筋中的九根中段处呈弧形凸起形状,且间隔分布,所述冒口放置在压圈小圆周平面上。
所述压圈采用无磁性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浇注能使浇注过程中液面稳定上升,不存在紊流现象,同时由于小圆周平面和大圆周平面中间筋结构的更改,补缩通道畅通,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至图4,一种发动机转子压圈浇注结构,包括压圈、冒口3、浇口4,所述压圈包括十八根筋2、大圆周平面5、小圆周平面1,所述十八根筋2中的九根中段处呈弧形凸起形状,且间隔分布,所述冒口3放置在压圈小圆周平面1上。
所述压圈采用无磁性钢制成。
具体实施时,由于小圆周平面1向大圆周平面5进行补缩时补缩通道不理想,因此将十八根筋2中的其中九根筋的结构改为图3所示的筋2的形状,增加补缩通道。浇注时从大圆周平面5先浇满再从筋2处平稳上升到小圆周平面1,从而使液面平稳上升,不存在紊流现象,同时液面从小圆周平面1向大圆周平面5上升过程中因中间筋2的结构更改,补缩通道畅通,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沙湾天华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乐山沙湾天华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9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