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钮子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9105.4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7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超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3/04 | 分类号: | H01H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钮子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分体式钮子开关。
背景技术
钮子开关是一种手动控制开关,主要用于交直流电源电路的通断控制,但一般也能用于几千赫或高达1兆赫的电路中,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开关。现在行业内应用的钮子开关壳体为整体式壳体,在使用后的维修过程中,拆卸不方便,且极易造成各部件的损坏;且在无专用工具的情况下,无法重新装配,用户需要重新购买。因此,如何改进钮子开关的结构,使得其便于维护,延长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分体式钮子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钮子开关,包括手柄、本体和壳体,所述本体设置在壳体内与壳体抵触连接,所述本体底面与垂直其表面的本体侧面上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引脚,所述引脚分别与其所在本体表面垂直,所述本体设有一体绕设在本体四周的边缘部,边缘部与壳体抵触连接,所述壳体与本体大小相适配,壳体包括上盖与底座,所述本体侧面的引脚呈一直线状水平分布在上盖与底座之间,所述上盖下端延伸有若干数量的凸角,凸角与上盖一体成型,所述上盖与底座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钮子开关采取分体式的结构,将钮子开关的壳体分成上盖和底座两个部分,上盖还进一步设置有延伸到底座上端的凸角,上盖与凸角一体成型,上盖与底座间隙配合,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可以通过上盖与底座的间隙打开钮子开关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侧面上的引脚的数量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脚数量为两个,在不影响钮子开关的正常工作情况下,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角与底座之间为间隙配合,凸角的数量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角与底座之间为间隙配合,当壳体发生移动时,底座的L型凸片会卡在凸角与上盖底端边缘部呈一定角度的转角口,从而起到固定作用;凸角的数量为两个既可以固定壳体,也降低了操作难度系数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采取分体式的结构,用户可以轻易的拆装钮子开关,对里面的零件进行维修更换,实现对其的维护,进而延长了钮子开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钮子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壳体;3、本体;4、引脚;5、凸角;6、上盖;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式钮子开关,包括手柄1、本体3和壳体2,所述本体3设置在壳体2内与壳体2抵触连接,所述本体3底面与垂直其表面的本体3侧面上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引脚4,所述引脚4分别与其所在本体3表面垂直,所述本体3设有一体绕设在本体3四周的边缘部,边缘部与壳体2抵触连接,所述壳体2与本体3大小相适配,壳体2包括上盖6与底座7,所述本体3侧面的引脚4呈一直线状水平分布在上盖6与底座7之间,所述上盖6下端延伸有若干数量的凸角5,凸角5与上盖6一体成型,所述上盖6与底座7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钮子开关采取分体式的结构,将钮子开关的壳体2分成上盖6和底座7两个部分,上盖6还进一步设置有延伸到底座上端的凸角5,上盖6与凸角5一体成型,上盖6与底座7间隙配合,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可以通过上盖6与底座7的间隙打开钮子开关的外壳,而且不会破坏壳体2。
所述本体3侧面上的引脚4的数量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脚4数量为两个,在不影响钮子开关的正常工作情况下,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凸角5与底座7之间为间隙配合,凸角5的数量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角5与底座7之间为间隙配合,当壳体2发生移动时,底座7的L型凸片会卡在凸角5与上盖6底端边缘部呈一定角度的转角口,从而起到固定作用;凸角5的数量为两个既可以固定壳体2,也降低了操作难度系数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采取分体式的结构,用户可以轻易的拆装钮子开关,对里面的零件进行维修更换,实现对其的维护,进而延长了钮子开关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超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超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9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线/无线充电设备和电路
- 下一篇:天线模块及其辐射效率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