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被加工材料的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9593.9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0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伸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本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45/00 | 分类号: | B21D45/00;B26D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冯春时;杨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材料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被加工材料的排出装置,详细而言,涉及将冲压加工金属板等原材料而产生的被加工材料(例如,工件(制品)、废料)排出的被加工材料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备通过驱动机构沿上下运动自如地设置的上模具和设置在上模具的下方的下模具的冲压机中,为了排出从金属制的板材(原材料)获得的工件或废料,在下模具的正下方设置了带有接收板的滑槽(排出装置)。在冲压加工时,在下模具的上面放置板材,之后,通过驱动机构使上模具上下运动。由此,从板材冲压得到的工件和废料落下在滑槽的接收板上。
以往,为了向外部排出接收板上的工件或废料,开发了以冲压机的上模具的上下运动的力作为驱动源的被加工材料的排出装置(例如,本实用新型申请人之前提出申请的专利文献1)。该被加工材料的排出装置通过将冲压加工时的上模具的垂直往返运动变换为滑槽的水平往返运动,能够顺畅地从滑槽上排出被加工材料,其结果是装置的耐久性提高,且能够以较高的动力传递效率从上模具向滑槽传递动力。
具体说明专利文献1的装置动作,在原材料的冲压加工时,撞击器与上模具一体地下降(往动),并且其抵接至从排出装置的外壳的上板突出的垂直齿条的上端。由此,抵抗将滑槽向与往动相反的方向压靠的弹性部件的弹性力,且通过垂直引导结构部将垂直齿条向垂直方向引导并且推下(往动)。此时,小齿轮旋转且水平齿条通过水平引导结构部向水平方向被引导并且往动,从而,滑槽往动。之后,如果水平齿条及滑槽停止,接着伴随着上模具的上升,弹性部件的压靠力亦作用,水平齿条以及滑槽返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0-24067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被加工材料的排出装置中,作为垂直引导结构部以及水平引导结构部而采用了具有沿垂直齿条以及水平齿条的各个长度方向较长的滑动孔和在各个滑动孔中分开地插通一对的圆筒套管(导辊)的结构。
以该方式,由于在垂直齿条以及水平齿条中分别设置了沿长度方向较长的滑动孔,所以与不存在滑动孔的情形相比,强度较低。其结果是,由于撞击器向垂直齿条的重复碰撞时的冲击力以及弹性部件的弹性力造成的水平齿条以及滑槽的返动终点的冲击力(碰撞力),这些齿条可能变形。
另外,在水平齿条的顶端部中设置表面固定在滑槽的端部且俯视方向观察为U字形状的板材构成的连接支架,且在连接支架的背面以分别单端支承的状态固定有缓和水平齿条的返动时的冲击力的一对螺旋弹簧。以该方式,由于采用了在连接支架的背面被分别单端支承的一对螺旋弹簧作为缓和水平齿条的返动时的冲击力的部件,所以在滑槽的返动时,两螺旋弹簧的顶端部分别以线接触的状态碰撞排出装置的外壳的侧面。其结果是,与基于面接触的碰撞缓和部件相比,具有不能充分地吸收(缓和)该冲击力且外壳因长时间的装置使用而变形的担忧。
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者经过积极研究,结果认为如果以如下方式则能够全部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该实用新型,即:作为垂直齿条的垂直引导结构部以及水平齿条的水平引导结构部,删除如以往般沿各个齿条的长度方向较长的滑动孔,且采用与各齿条的形成有与小齿轮啮合的齿的一边部为相反侧的另一边部抵接的导辊,代替插通于滑动孔的圆筒套管。
另外,本实用新型发明者进行积极研究发现如下情况,并完成了该实用新型,即:作为在水平齿条的顶端部设置且缓和水平齿条的返动时的冲击力的缓冲材料,如果采用外壳侧的表面是平坦的缓冲块材料以代替以往的一对螺旋弹簧,则在滑槽的返动时,缓冲块材料以面接触的状态碰撞排出装置的外壳的侧面。由此,与成为以往的线接触状态的一对螺旋弹簧的情况相比,作用于外壳的侧面的冲击力的分散性提高。其结果是了解到与基于线接触的冲击缓和部件相比,能够充分地吸收(缓和)该冲击力。
该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被加工材料的排出装置,其能够抑制因在装置动作时产生的冲击力而引起的垂直齿条以及水平齿条的变形。
另外,该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被加工材料的排出装置,其能够充分缓和在滑槽的返动时作用于外壳的冲击力。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本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松本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9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装置的光量补偿检查方法
- 下一篇:辣椒籽皮分离器